天天被操天天被操综合网,亚洲黄色一区二区三区性色,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11,欧美zozo另类特级,www.黄片视频在线播放,啪啪网站永久免费看,特别一级a免费大片视频网站

現(xiàn)在位置:范文先生網(wǎng)>教案大全>語文教案>語文教案

語文教案

時間:2023-08-09 09:17:46 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語文教案8篇【推薦】

  作為一名教職工,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jīng)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語文教案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語文教案8篇【推薦】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詞,其中田字格中的只識不寫,理解由生詞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懂課文。

  3、體會作者對兄弟蘇轍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含義。

  教學重點:

  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含義。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詞,其中田字個格中的只識不寫,理解由生詞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懂課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詞語及重點句的意思

  三、教學過程

  一、簡單介紹生平,揭示課題。

  可讓學生課前搜集一些與本文有光的資料,包括蘇軾的一些詩詞,然后老師再加以補充。

 。1)介紹蘇軾

  四川人,北宋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蘇拭與弟蘇轍情同手足,但長期天各一方,時直中秋,目睹別人家團聚,思念之情油然而生,然后他在傷感之時,悟出真締,于是解脫惆悵,寫出了‘但愿人長久,千里共蟬娟’的千古絕唱。

  (2)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

  1 自讀課文

  1)出示自讀要求

  自由練讀生字表上的生字

  2)劃出課文中帶有生字的詞語

  3)力求讀順句子,讀通全文

  4)、學生練讀全文

  5)、抽讀卡片

  6)讀準字音

  7)理解詞語

  皓月:明亮的月亮。

  埋怨:因為事情不如意而對別人或事物表示不滿。

  2 范讀課文

  三、細讀課文

  1 細讀1-3自然段

  理解“朝庭“:密洲”兩個詞語

  2 學習第二自然段

  自由讀課文

  看圖理解詞語“皓月當空”,“萬里無云”,想象家人團聚,品嘗瓜果,觀賞明月“心緒不寧”是什么意思

  3 學習第三自然段

  蘇拭為什么思念弟弟

  “手足情深”是什么意思

  “形影不離”呢?

  4 指導朗讀

  作業(yè)布置:抄寫詞語

  版書設計

  心緒不寧 形影不離

  第二課時

  一、教學要求

  1、理解文章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2、體會作者對兄弟蘇轍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工嬋娟的含義。

  二、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工嬋娟”的含義。

  三、教學步驟及過程

  1、繼續(xù)細讀課文

  自由讀課文

  指明說說蘇拭為什么要埋怨月亮

  蘇拭移情于月也戲人,偏偏在別人分離的`時候變得這么圓。

  自由練讀

  這段后面是省略好,他省略了什么?

  引導想象

  這個問題問的沒有必要,可刪去,因為課文已說得很完整了。

  細讀5,6自然兩段

  想到這而,他的心里似乎寬慰了許多,便底聲吟誦起來。

  想到這兒還想到哪兒?

  他為什么寬慰了許多?這說明了什么?人有悲歡離合,就象月亮有陰晴圓缺,恰是世之長理,實難十全十美,他的寬慰,正是他與常人不同的可貴之處。

  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共蟬娟”。但愿美好的感情常留在人們的心間,雖然遠隔千里,也能共同擁有這一輪明月,既然離別難免,那就不必傷悲,將思念之情留在心里,共同欣賞良宵美景。

  2 、總結課文內容

  本課以故事的形式介紹了北宋文學家蘇拭的名詞《水掉歌頭》的創(chuàng)作經(jīng)過。

  3、指導背頌第4-6段

  4、直到造句

  一起……一起……出示文中樣句

  示范:他們倆一起讀書,一起玩耍

  造句可隨課文教學,講到有關自然段直接讓學生在老師指導下練習造句。

  5、作業(yè)

  板書設計

  心緒不寧

  埋怨 } 重親情

  轉念

  寬慰 } 通情達理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認識并正確、規(guī)范地書寫本課的5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有感情的用自己的語言描述紅樹林的神奇美麗偉大,感受祖國山河的壯麗。

  3、培養(yǎng)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教學難點:

  以提綱的.形式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

  教學方法:

  洋思模式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1、同學們,你們知道樹林是什么顏色的嗎?你見過其他顏色的樹林嗎?激發(fā)學生興趣。

  2、那么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新課文《紅樹林》(板題,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全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把生字詞圈、劃出來讀正確,把不好讀的句子多讀幾遍,讀通順。

  2、檢查讀詞及課文的情況。

  3、師:你喜歡海南的紅樹林嗎?

  4、小結。

  三、學習課文,理解重點部分。

  1.指讀課文,想一想: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寫紅樹林的?請你把有關的句子畫下來。

  2.重點練習朗讀和復述:通過學習,你能說說你喜歡紅樹林的理由嗎?

  3.練讀:請你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讀一讀,說說你的感受。(適時板書)

  4.指導朗讀:齊讀

  四、總結全文

  1、學完課文你想說點什么嗎?

  2、說一說你這節(jié)課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五、布置作業(yè)

  1、摘抄生字新詞,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課外閱讀

  第二課時

  一、總體把握

  1、熟讀課文,有感情的朗讀描寫紅樹林的景色的句子。

  2、結合課文,說說你對紅樹林的認識和理解。

  二、內容探討

  你喜歡海南島瓊山的紅樹林嗎?為什么?

  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描寫紅樹林的?試著寫出課文的提綱。

  三、聽寫生字生詞,糾錯

  板書設計:

  紅樹林

  神奇 美麗 奉獻

語文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語文園地八有五項練習,分別是“識字加油站”、“字詞句運用”、“書寫提示”、“日積月累”、“和大人一起讀”等內容。這些內容著眼于學生識字能力,語文實踐能力的提高,培養(yǎng)良好書寫習慣、閱讀習慣,學會收集詞語,享受語文帶來的樂趣!

  學前準備

  1.多媒體課件,字、詞卡片,田字格貼片。(教師)

  2.生字卡片,制作賀卡材料和工具。(學生)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識字加油站、字詞句運用)

  學習目標

  1.認識新字,鞏固識字寫字。

  2.積累詞語,向父母表達新年的祝福。

  學習重點

  1.鞏固識字、寫字,積累詞語。

  2.學會寫祝福的話語。

  學前準備

  1.生字詞卡片、多媒體課件、田字格貼片。(教師)

  2.生字卡片。(學生)

  教學環(huán)節(jié)

  識字加油站

  一、激趣導入。

  小朋友們,你們愛我嗎?我是一位老師。我是學校的一位老師。

  二、講授新課。

  1.師出示生詞卡片:學校、老師。

  2.誰會大聲地讀給全班同學聽。

  3.指名讀,開火車讀,抽讀。

  4.同學們,你們愛媽媽嗎?媽媽是干什么的?

  5.指名說,師貼卡片:醫(yī)生。

  6.生認讀新詞:醫(yī)生,學生找到相應生字卡片:醫(yī)生。

  7.媽媽在哪個地方當醫(yī)生?

  8.師板書:醫(yī)院,生找到相應生字卡:醫(yī)院。

 。ň氉x以上生字,形式多樣,人人過關為主)

  9.同法學習生字詞:工廠、工人、軍隊、軍人。

  三、指導書寫生字“工”“廠”。

  1.師范寫,并指名說說書寫規(guī)則。

  2.生練寫生字,先描后練,并積極展示。

  四、師總結并拓展。

  我們今天又學會了這么多新詞,學會寫2個生字,我們高興嗎?

  字詞句運用

  一、談話導入。

  1.師出示課件:生字寶寶開花了,你們想看嗎?

  2.總結:生字寶寶真有趣,一個字可以組兩個詞。

  3.誰會讀:皮(果皮)(樹皮)。

  指名讀,開火車讀。

  二、讀詞,學會組兩個詞。

  1.出示卡片“法”,分小組討論組詞。

  2.比賽組詞,看哪組又快又好,優(yōu)勝者得一面紅旗。

  3.同法學其他生詞:旁邊、兩邊、許多、也許、到處、四處、學生、生氣。

  4.全班開展讀詞比賽。

  三、拓展。

  師出示其它生字,考察學生組詞能力,組的詞越多越好。

  四、做一做。

  1.出示課件,欣賞賀卡。

  (1)導入:新年快到了,我們都會做賀卡送祝福,你打算做一張什么樣的賀卡呢?我們先一起欣賞一下,仔細觀察這些賀卡是怎樣制作的?

 。2)出示課件,請學生欣賞各種形式的賀卡。

  師:你覺得這些賀卡用什么材料制作而成的?是用什么樣的方法制作的?

  2.計劃制作賀卡。

  新年快到了,你想向誰贈送賀卡表示祝賀呢?你準備制作一張什么樣的'賀卡?你想對贈送的人說句什么祝福的話?(學生暢所欲言,老師對學生的祝福語句加以指導)

  3.學生自制賀卡,教師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制作賀卡。

 。1)介紹材料,并提出制作時產(chǎn)生的垃圾放在收集盤中,保持衛(wèi)生。

  (2)學生自由選擇材料和工具,進行制作裝飾(3)在賀卡上寫祝福的話。

  4.做好的賀卡放在展示臺上,交流賀卡的制作。

  教學反思

  課堂教學中,要相信學生的能力,把問題直接交給學生,給予足夠的時間讓學生思考。有時教師的提示和誘導會束縛學生的思維,影響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揮。組織學生自由選擇材料和工具,進行賀卡制作,讓學生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造力。老師有目的、有計劃地指導、點撥,讓他們去發(fā)現(xiàn)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刺激其思維的活躍性,培養(yǎng)了學生動腦、動手的能力。

  第二課時(書寫提示、日積月累、和大人一起讀)

  學習目標

  1.書寫規(guī)范漢字,認識兩種新筆順規(guī)則。

  2.能有節(jié)奏地朗誦古詩,了解古詩所表達的大意,激發(fā)對古詩的興趣。

  學前重點

  1.學習兩種新筆順規(guī)則:先中間后兩邊,先外后內。

  2.能正確朗讀古詩,了解古詩大意。

  學前準備

  1.多媒體課件。(教師)

  2.生字卡片。(學生)

  教學環(huán)節(jié)

  書寫提示

  一、認識漢字“小、水、月、問”。

  1.師出示第八單元會寫字卡片,抽讀漢字,重點抽查“小、水、月、問!

  2.課件演示“小、水、月、問”四個漢字筆順。

  3.說說上面四個漢字共有幾畫。

  二、學習“小、水、月、問”的筆順規(guī)則。

  1.觀察課件中“小、水”兩個漢字的書寫筆順,先中間后兩邊。

  2.按此規(guī)則,學生在書中田字格練習書寫“小、水”。

  3.同法指導學生“月、問”。強調筆順規(guī)則:先外后內。

  日積月累

  一、導入。

  今天老師帶來一首好聽的古詩,你們想聽嗎?

  二、學習。

  1.多媒體課件播放《風》,引導學生欣賞。

  2.老師范讀。

  3.請學生認真觀察圖,互相說說圖中畫的是哪句詩的景物?

  4.引導學生借助拼音,把詩讀順、讀熟。

  5.學生嘗試說說詩的大致意思。

  6.教師抽查。

  7.教師學生評議,糾正個別讀錯的字音。

  8.教師引導學生練習背誦。

  三、作業(yè)。

  1.將你今天的收獲講給你喜歡的人聽。

  2.課外閱讀。和爸爸媽媽一起讀《春節(jié)童謠》。

  教學反思

  語文園地的目的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夯實語言的基礎,將學語文知識與能力的系統(tǒng)化,強調“學以致用”,而更重要的作用是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教學時,我讓學生進行小組間互相交流,展示識字成果,交流識字體會,體驗識字的樂趣。這樣,就能引導孩子們有意識地關注身邊的漢字,在生活中主動識字,主動運用語文知識解決身邊的問題。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內容:

  小學語文S版二年級上冊《征友啟事》。

  教學目標:

  1. 會認“征、啟”等12個生字。會寫“言、者”等8個生字。

  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 知道小牛的兩張征友啟事的內容有什么不同。

  4. 懂得與人交往時,既考慮自己的需要,也要考慮別人的實際情況。

  教學重難點:

  1.重點:朗讀課文,正確認讀“會認”的字和正確書寫會“寫”的字。

  2.難點:領悟“征友啟事”內容的不同,所引起不同的結果。

  教具準備:字詞卡片

  教學過程:

  一、檢測生字,導入新課

  1.出示字詞卡片,創(chuàng)設情境,開火車,即認讀生字。

  2.小朋友們注意了,火車開到了家,我們一起去看看小牛的“征友啟事”吧!板書課題:征友課題,并齊讀課題。

  二、精讀全文,邊讀邊悟

  1.自由讀文,邊讀邊思考:小牛寫了幾張征友啟事,每張啟事的征友結果又是怎樣的.了?

  2.學生匯報。

  3.小牛為什么要找朋友呢?理解“孤單”,平時你也在什么時候感到孤單?現(xiàn)在你就是孤單的小牛,讀讀文中的第一句。

  4.比較兩則啟事。

  出示兩則啟事,先讀一讀,再用筆標出不同的地方。為什么兩次征友會有不同的結果呢?

  5.出示第一則“征友啟事”

  請你扮演文中的一種小動物來觀看“征友啟事”,你現(xiàn)在懷著怎樣的心情來看?請你讀,你愿意和他做朋友嗎,為什么?文中是怎樣描寫小動物們來看“征友啟事”?理解“垂頭喪氣”。

  小動物們都走了,沒有交到朋友的小牛會是什么心情呢?理解“悶悶不樂”,他是怎樣向老牛訴苦的?指導朗讀。

  6.出示第二則“征友啟事”

  齊讀,讀了第二則啟示,你會想些什么,說些什么?指出“或者”,為什么牛棚前會這么熱鬧?小組內分角色讀讀動物們對小牛說的話,讀出高興的語氣,熱鬧的場面。師生合作讀。

  除了這些小動物之外,還有哪些小動物愿意和小牛做朋友,愿意陪他干什么呢?

  7.讓學生講一講,還有那些小動物愿意和小牛做朋友。

  8.讓我們來演一演吧。

  三、拓展延伸,加深感悟

  小牛降低了對朋友的要求,交上了許多新朋友,你們有朋友嗎?說說你是怎樣交上朋友的。

  四、課堂小結

  通過小牛征友這件事,我們懂得了人與人交往時,除了考慮自己的需要,也要考慮別人的實際情況,對朋友的要求不能太多,多替別人著想,就一定能交到更多的朋友!

  板書設計:

  征友啟事

  結果?不能自私

  多想別人

  教學反思:

  本課是一篇童話故事,學生樂于學習。教學本課時,我首先讓學生抓住兩次“征友啟事”的內容讓學生朗讀,并進行對比,使學生明白了“或者”的意思,同時也明白了兩則啟事的不同,最后使學生進一步明白了與人交往時,除了考慮自己的需要,也要考慮別人的實際情況,對朋友的要求不能太多,多替別人著想,就一定能交到更多的朋友!的道理。此設計使我體會到“問題”設計的重要性。要想讓學生學得快,學得好,就要熟讀教材,精心設計問題。只有這樣,既能讓學生很快地抓住課文的重點,又讓學生很快感悟課文內容。

語文教案 篇5

  《三個小伙伴》第一課時的教學,能以學生的興趣為前提,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得以充分體現(xiàn)。我認為本課的成功之處較多,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設計新穎。

  萬老師先讓學生猜謎,將猜出的三種小動物的圖片貼在黑板上,引出課題(三個小伙伴)然后問學生這三個小伙伴要去干什么?(上山種樹)你們怎么知道的?引出第一自然段的'學習。再問:三個小伙伴的任務完成了嗎?讓學生看圖說圖意,引出最后一個自然段的學習。再次出示第一幅圖,引導學生觀察圖上只有小象扛著樹苗,其他的動物有沒有帶工具?從中發(fā)現(xiàn)小象、小野豬、小袋鼠都沒有帶植樹的工具。這時,教師激發(fā)學生探究問題答案的欲望:他們沒有植樹的工具,那么是怎么種好樹的呢?我認為這樣設計效果比較好,先了解故事的開頭和結尾,使學生急于了解植樹的過程,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調動了起來。疑是探求新知的開始,也是探求新知的動力,有利于活躍學生的思維,促進思維的發(fā)展。因此,我認為這樣設計比按照課文的次序來教學效果要好得多。

  二、教學方法得當。

  萬老師在教學第二自然段時,提了這些問題并出示:

  1、沒有鋤頭挖坑怎么辦?

  2、沒有籮筐運肥料怎么辦?

  3、沒有水桶提水怎么辦?

  學生根據(jù)課題自學課文,并根據(jù)學生的回答相機板書。我認為這個環(huán)節(jié),教師從教到放引導,學生變接受為發(fā)現(xiàn),立足于學生對課文的自我理解,自我解讀,使閱讀學習過程成為個性化的自主探究的過程。從根本上轉變學生等待教師傳授知識的習慣,消除學習上的依賴心理,使學生由被動接受者變?yōu)橹鲃犹剿髡摺?/p>

語文教案 篇6

  一、理解詩意

  1.讀正確、流利。

  師:這首詩是唐朝詩人白居易寫的。詩中只有一個生字,請同學們學會這個生字后,再試著朗讀這首詩,注意讀準字音。

  生自由讀,指名讀,直到讀流利。

  2.理解詩句。

  師:自由讀讀這首詩,看看這首詩是寫什么的?你有哪些地方讀不懂。

  生提出不理解的詞:吟、鋪、殘陽、瑟瑟、可憐等。

  師:誰會解釋這些詞?動動腦筋,看看課本中的插圖,試著理解前兩句意思。

  學生根據(jù)圖,理解了殘陽(夕陽〕,鋪(照),瑟瑟(碧綠色)。師畫圖,讓學生標出“瑟瑟”和“紅”。

  師:后兩句詩的意思你們理解嗎?誰能把它的意思畫出來?

  師:看看這景色美不美呀,你們猜一猜“可憐”是什么意思?

  生:我猜可能是“可愛”的意思。

  師:正確。知道了“可憐”是“可愛”的意思,誰能說出詩句的意思?

  生說詩意,師相機指導理解“半”,“半”在這里,不是確指。

  二、想象悟情

  師:欣賞古詩重要的是要進入詩的意境,感悟詩人的感情。(范讀)

  師:你們聽后能不能理解詩人的感情?能否知道詩人是在什么地方,什么時候吟這首詩的?

  生:在江邊,傍晚到夜里在江邊吟的。

  師:說得好。(師勾勒詩人立于江邊的'簡筆畫,邊畫邊敘述)一個秋天的傍晚,詩人來到江邊(投影:

  詩中景色圖),看到什么?想到什么?看看圖,想想看。

  師:隨著音樂提示,詩人站在江岸上,只見夕陽……江水……這些美麗的圖畫你想象到了嗎?(自由說,指名說)

  師:請一位同學上來模仿詩人,把看到的美景說一說。

 。ㄖ该x,師相機指導)

  師:景色這么美,你看到后會說什么?

  生:……

 。ㄓ煤喒P畫把學生帶入當時當?shù)氐姆諊,同時用音樂渲染情境。此時,教師用語言加以描述,幫助學生再現(xiàn)當時的景色,體會詩人的情感,也可以用表演進一步體會情境。這樣加深學生對詩句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陶冶學生的審美情趣。)

  三、感情朗讀

  師:下面我們聽朗讀錄音,進一步體會詩人的情感。(放配樂詩朗誦)你能不能通過朗讀把詩人的感情表達出來?

 。ㄉ杂勺x,指名讀)

  師:這么好的詩應該背下來。大家試著讀讀背背。

  (生自由讀背,指名背)

  四、練習鞏固

  1.默寫這首詩。

  2.以《暮江美景》為題展開想象,寫下詩中美麗的景色。

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了解“想象活動”在詩歌鑒賞中的作用。

  2、能夠運用本文的理論進行詩歌鑒賞

  [教學重點]

  學習賞鑒詩歌

  [教學難點]

  學習賞鑒詩歌

  [教學設想]

 。劢虒W方法]

  擴展練習法

  [媒體設計]

  多媒體課件以聲音畫面渲染氣氛,突出教學目標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二、閱讀課文

  思考:

  1、詩歌鑒賞是一個“再創(chuàng)造”的過程,請你用文中五個字來概括一下。

  2、完成練習一和練習三。

  三、研究課文

  1、整體感知

  思考:本文闡述的問題是什么?

  明確:對詩歌的鑒賞,是一種再創(chuàng)造,再創(chuàng)造的主要方式是想象活動,通過想象可以把握詩人的藝術構思,再現(xiàn)詩人創(chuàng)造的詩歌形象。

  思考:本文的思路怎樣?

  明確:(略)

  思考:請你用五個字來概括一下想象活動。

  明確:泡,找,進,猜,補。

  2、完成練習一

  3、完成練習三

  四、擴展遷移

  閱讀下面的詩歌,運用課文的.有關理論來回答問題:

  桃花溪 張旭

  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

 。1)第1句寫了“橋”和“煙”,“橋”本是靜止的,“煙”本是浮動的,但是用一“飛”字,便化動為靜,請解釋原因。

 。2)第2句中的“洞”即《桃花源記》中的桃源之洞,請解釋“漁船”“桃花”“煙”這三者之間的聯(lián)系。

 。3)桃花源本是虛構的,詩人也知道從漁人那里也得不到回答,所以他的“問”既表現(xiàn)了一種情態(tài),也表現(xiàn)了一種心情。請回答是什么情態(tài),是什么心情。

  五、布置作業(yè)

語文教案 篇8

  知識目標:根據(jù)注釋和工具書理解課文內容。

  能力目標:能復述文中的故事。

  情感目標: 懂得“天才出于勤奮”的道理

  教學重點: 抓住重點字詞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 明白文中所闡明的道理

  教學理念: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合作方式。

  一、 導入新課

  同學們,老師這里有一些非常珍貴的種子,這些種子能夠開出世界上最美麗的花,結出世界上最甜蜜的果實。今天老師將會送給每位同學一顆,請大家談談你們得到它之后準備怎么做呢?

  ··· ···

  同學們說的都很精彩,老師很高興打架能有這樣的認識,說得這么好!今天,老師還將帶大家去看另外一顆關于“種子”的故事,那顆種子名叫“方仲永”,我們看看他的故事能否給我們一些啟示呢?(板書:傷仲永)

  二、介紹作者

  1上節(jié)課老師布置讓大家課下搜集有關王安石的介紹,下面我來找學生說一說

  (王安石: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字介甫,晚號半山,唐宋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收集在《臨川先生文集》和《王荊公詩箋注》。

  2、我們以前學過他寫的哪些詩?回憶背誦 《泊船瓜洲》、《梅花》、《書湖陰先生壁》等。希望同學們以后可以多看一些好文章,詩歌,遇到自己喜歡的片段不妨背下來,久而久之,我們的'文學素養(yǎng)就會提高!

  三、誦讀練習

  1、教師范讀課文。請同學們認真聽老師讀課文,注意斷句,遇到自己不認識的字可以及時注音。

  2、學生自讀課文。請同學們自由讀兩遍課文,要求讀通句子。

  3、學生展示朗讀。

  4、學生評價。

  5、教師點撥(本文的朗讀應帶著惋惜、哀傷的語調去讀。)

  四、整體感知課文內容(請同學們小組合作學習)

  1、對照注釋和工具書翻譯課文內容,寫在紙上。

  2、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復述課文中的故事。

  3、問題討論:①、方仲永的才能發(fā)展經(jīng)歷了哪些階段?課文中的那些詞或句子表現(xiàn)了這些階段的特點?

  童年時期:天資聰明 “忽” “即” “立”

  少年時期:才能衰退,大不如前。 “不能稱前時之聞”

  青年時期:已經(jīng)和平常人一樣。 “泯然眾人矣”〕

  4、重點字詞

  之:{“忽啼求之 ”“借旁近與之” “余聞之也久 ” “不能稱前時之聞”“卒之為眾人”}

  于:“{環(huán)謁于邑人” “于舅家見之” “賢于材人遠矣” “受于人者不至”}

  5、詞類活用

 、僖厝似嬷,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

  奇:對……感到驚奇

  賓客:以賓客之禮相待,把……當做賓客

 、诟咐淙灰,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不使學。

  利:認為……有利可圖,把……看作有利可圖

 。ㄎ覀冏x書就要學會舉一反三。學會積累,學會用已經(jīng)學過的知識來解決未知的知識,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把知識轉化為自己的能力。)

 、、最后一段的議論講了什么道理?(天才出于勤奮)

 。ū瘎“!由一個天才淪為常人,不能不說是一個悲劇,那么造成這個悲劇的原因是什么呢?)

 、、造成悲劇的根本原因:“不使學” “父利其然也”

  五、問題探討

  1、本文為什么詳寫方仲永才能出露時的情形?

  2、本文語言上有什么特點?

  3、“受之天”與“受之人“的關系?

  學生通過討論,師生共同總結出問題答案。

  (我們讀書就要善于動腦,學會歸類總結,只要同學們能做學習的有心人,所有的難題都會迎刃而解。)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11-05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1-10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語文詩經(jīng)教案10-22

語文翠鳥教案09-03

語文復習教案01-16

語文《豐碑》教案02-06

語文園教案02-04

語文《師說》教案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