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六年級數(shù)學小班教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shù)剡x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六年級數(shù)學小班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六年級數(shù)學小班教案1
教學內容:
教材第37頁例5、試一試和練一練,練習七第4~日題。
教學要求:
1.使學生進一步認識比例尺,學會根據比例尺求圖上距離或實際距離。
2.使學生體會數(shù)學在實際生活里的應用,提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進一步認識比例尺。
教學難點:
根據比例尺求圖上距離或實際距離。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提問:什么是比例尺
2.出示一些數(shù)據比例尺,讓學生說一說比例尺前項、后項的倍數(shù)關系和比例尺的實際含義。
3.說明:利用比例尺,可以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這節(jié)課就學習比例尺的應用。
二、教學新課
1.教學例5。
出示例5,讀題。提問:題里已知什么,要求什么?按照比例尺的意義,你能解答嗎?讓學生自己討論并進行解答,通過巡視看一看不同的解法。指名口答解題過程,老師板書。其間結合說明設未知數(shù)x的單位與圖上距離的單位統(tǒng)一,用厘米,解題后再化成米數(shù)。提問:用不同方法解答這道題的過程是怎樣的?指出;已知圖上距離求實際距離,可以按照實際距離與圖上距離的'倍數(shù)關系來解答,也可以按圖上距離 :實際距離=比例尺列出比例,用解比例的方法就可以求出結果。
2.做練一練第1題。
指名板演,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集體訂正,指名學生說一說怎樣想的,要注意什么問題?
3.教學試一試。
出示試一試,讀題。提問;題里已知什么,要求什么?你能自己解答嗎,讓學生自己做在練習本上。指名學生口答解題過程,老師板書。用比例解的指名學生說一說根據什么列比例的,應該設誰為x。指出:已知實際距離求圖上距離,可以把實際距離縮小相應的倍數(shù),也可以按圖上距離 :實際距離=比例尺列出比例,再解比例求出結果.
4.做練一練第2題。
指名扳演,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集體訂正,指名學生說說怎樣想的,解答時還要注意什么。
5.做練習七第4題。
讓學生做在練習本上,然后口答,老師板書。
6.做練習七第5題。
學生完成在練習本上。
三、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學習了什么內容?你學到了些什么?
四、布置作業(yè)
課堂作業(yè):練習七第6、8題。
家庭作業(yè):練習七第7題。
六年級數(shù)學小班教案2
設計說明
本節(jié)課所學的知識是前面所學內容的綜合,探究如何用方程來解決百分數(shù)的實際問題,在設計時有以下教學理念:
1.注重知識的遷移,掌握解決問題的策略。
教材引導學生借助圖示來解決,降低學生理解問題的難度,學生更直觀地列出方程,再利用百分數(shù)化成分數(shù)的辦法計算,問題就迎刃而解了。把原有解決問題的策略遷移到新問題中是很好的辦法。
2.注重統(tǒng)計知識的滲透,培養(yǎng)學生的統(tǒng)計意識。
閱讀統(tǒng)計表,分析數(shù)據之間的關系,幫助學生找到等量關系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另外,學生在課前調查了家庭月支出的情況,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樂于用自己的方式對家庭月支出情況展開實際調查,對調查結果進行分析,從中明確統(tǒng)計家庭月支出的意義,了解家庭月支出的情況。這樣就使“試一試”中的計算更具有現(xiàn)實意義,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會大大提高。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學生準備
統(tǒng)計自己家里一個月的支出情況
教學過程
⊙舊知鋪墊,引入新課
1.先寫出下面各題中的等量關系,再列方程解答。
(1)星光小學有女生450人,占全?側藬(shù)的,全校共有學生多少人?
(2)一段鐵絲剪去后,剛好是3米,這段鐵絲有多長?
(3)一桶油倒出20千克,剛好占全桶油的,這桶油有多少千克?
2.引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了解自己家一個月的支出情況嗎?請簡單介紹一下。
(2)如果這個月讓你當家,你會如何支配家里的支出?
(3)“當家”中的學問可多了,你們想弄清“當家”中的數(shù)學問題嗎?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研究一下。
設計意圖:找等量關系和統(tǒng)計月支出的復習為探究百分數(shù)應用問題的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做了良好的鋪墊。通過調查使學生了解了家庭月支出的情況,明確了統(tǒng)計家庭月支出的意義。
⊙自主學習,探究新知
1.通過情境圖了解數(shù)學信息,明確要解決的問題。
(1)師: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走進樂樂家,看看樂樂是怎樣當家的,她給我們提出了什么問題呢?
(2)課件出示教材46頁例題。
師:你從例題中了解到了哪些信息?我們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
(3)指導學生讀題,理解題意。
設計意圖:讀題、審題是學生正確解決問題的重要途徑,通過收集信息、理解題意,為學生提供了解決問題的有力支持。
2.用百分數(shù)知識解決問題。
(1)學生嘗試獨立解答。
師:該怎樣求出樂樂家這個月總支出是多少元呢?請同學們先想一想,再動筆算一算。
生:500÷40%=1250(元)
師:可以用乘法嗎?
生討論。
(2)探究用方程解決此類問題的方法。
、僬页龅攘筷P系,畫線段圖分析題意。
或
得出等量關系式:總支出×40%=買食品的錢數(shù)。
、诟鶕攘筷P系式列出方程,解決問題。
解:設樂樂家這個月總支出是x元。
40%x=500
x=500÷40%
x=1250
答:樂樂家這個月總支出是1250元。
③展示自己列出的方程,集體訂正。
3.(1)小結:用方程解決求總數(shù)的問題要先找出題中的等量關系,順著題意列出方程,也可以進行逆向思考,用除法解決。
(2)與引入復習的內容作比較,體會百分數(shù)問題與分數(shù)問題的聯(lián)系。
學生討論交流后明確:百分數(shù)問題與分數(shù)問題的解題思路完全相同,這節(jié)課所要解決的“已知一個數(shù)的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shù)”的問題可仿照分數(shù)問題的解法,用方程法或算術法來解決。
4.把統(tǒng)計表補充完整。
師:剛才我們用不同的方法算出了樂樂家這個月的總支出是1250元。利用這個數(shù)據,我們再來幫樂樂解決一下其他的問題。
(1)出示樂樂家這個月的支出統(tǒng)計表。
(2)引導學生了解統(tǒng)計表中提供的信息。
(3)讓學生獨立計算,把統(tǒng)計表填寫完整。
(4)全班交流反饋。
食品
服裝
水電氣
書報
其他
合計
錢數(shù)/元
500
100
125
25
500
1250
占總支出的百分比
40%
8%
10%
2%
40%
100%
設計意圖:
通過讓學生觀察、比較不同的算法,明確分析數(shù)量關系在解決問題中的重要性,同時讓學生在對比中明確百分數(shù)應用問題可以看成分數(shù)應用問題,用解決分數(shù)應用問題的思路與方法來解決。
六年級數(shù)學小班教案3
教學目標:
1、經歷運用平移、旋轉或軸對稱進行圖案設計的過程,能運用圖形的變換在方格紙上設計圖案。
2、結合圖案設計的過程,進一步體會平移、旋轉和軸對稱在設計圖案中的作用,體驗圖形的變換過程,發(fā)展空間觀念。
3、結合欣賞和設計美麗的圖案,感受圖形世界的神奇。
重點難點:
1、能夠有條理地表達一個簡單圖形平移、旋轉或作軸對稱圖形的過程。
2、能靈活運用平移、旋轉和軸對稱在方格紙上設計圖案。
教具學具:
三角尺、直尺、彩筆、圓規(guī)、硬紙板、剪刀、圖釘、膠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1、欣賞生活中美麗的圖案。
2、你看到的這些生活中的美麗圖案,你有何感想?
3、揭示課題:今天,我們來制作美麗的圖案。
[通過欣賞生活中美麗圖案,激起學生對美麗圖案的探究,喚起學生制作圖案的興趣。]
二、觀察、分析圖案
1、課件2展示教材中的花瓣圖案。讓學生觀察后說一說這些圖案是如何得到的,是由哪個基本圖形通過怎樣的變換方式得到的?
[通過再次欣賞花瓣圖案,觀察分析圖案的構成,使學生進一步了解一個簡單圖形經過平移、旋轉或軸對稱制作復雜圖形的過程,體會圖案設計的基本過程。]
2、小組內進行交流。
3、小組代表匯報研究結果。
4、你還有其他方法嗎?
[通過小組合作探究、自由討論,鼓勵學生采用不同方法交流。注重培養(yǎng)學生想象和操作相結合,分析圖形之間的.關系。培養(yǎng)學生研究空間圖形的能力、初步的空間觀念,體驗活動成功的喜悅。] 5、課件出示
笑笑能將線面的圖1變成圖2,你知道她是怎樣做的嗎?(同桌交流后回答)
6、教師小結
其實很多美麗的圖案都是由基本的圖形通過變換而來的,只要我們細心觀察,就可以找到其規(guī)律。
三、設計圖案。
獨立完成書37頁練一練1題、2題。
四、課堂小結
1、同學們,這節(jié)課你們互相學習、互相合作,又學到了不少的知識,給大家說一說這節(jié)課你又學到了哪些知識?有什么感想?
2、教師激勵學生,提出希望。
通過課堂小結,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數(shù)學知識的愉悅,知道自己本節(jié)課學習了那些知識,還有什么不足,今后應該注意的問題。
五、課后作業(yè)
小組合作設計圖案。
六年級數(shù)學小班教案4
教學內容:
教材第19、20頁相關內容及練習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通過解決問題,體會確定位置在生活中的應用,了解確定位置的方法。
2.學會通過測量描述物體在平面圖上的具體位置,并會根據描述在平面圖上畫出物體的具體位置。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體會到數(shù)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緊密聯(lián)系,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
2.培養(yǎng)學生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和自信心。
過程與方法:通過小組合作交流探討,掌握畫圖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重點:能根據任意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
難點:根據描述標出物體在平面圖上的具體位置。
教學方法:合作交流、共同探討
教、學具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直尺、量角器等。
學生:直尺、量角器。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1.交流例題1中有關臺風的消息。
、磐瑢W們聽說過臺風嗎?你對臺風有什么印象?
、撇シ庞嘘P臺風的消息:目前臺風中心位于A市東偏南30°方向、距離A市600km的洋面上,正以20千米/時的速度沿直線向A市移動。
師:聽到這側消息,你有什么感想?
啟發(fā)學生交流,引導學生關注臺風的位置和動態(tài)。
2.導入新課
現(xiàn)在臺風的確切位置在哪里呢?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確定物體位置的知識。
[板書課題:位置與方向(一)]
【設計意圖】通過交流臺風的相關信息,引導學生關注到確定位置的數(shù)學知識,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教學的展開作鋪墊。
二、探究新知
㈠教學題例1
1.投影出示例題1。
學生觀察情境圖,交流從圖中信息?
(啟發(fā)學生觀察時關注以下幾方面的信息: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在哪里;以哪里為觀測點;圖中臺風中心的個體位置在哪里。)
2.交流確定臺風中心具體位置的方法。
⑴讓學生嘗試說說臺風中心的具體位置。
⑵教師結合學生的匯報情況進行引導。
提問:東偏南30°是什么意思?
(東偏南30°表示的是臺風中心位置相對于A市所在的方向,也就是臺風中心位置與A市的連線和正東方向的夾角是30°,即正東方向往南偏30°。)
、切〗Y確定位置的方法。
提問:如果只有一個條件,能夠確定臺風中心的具體位置嗎?
引導學生得出:要確定臺風中心的具體位置必須知道兩個條件,即物體所在的方向和物體在這個方向上距離觀察點的距離,簡單地說就是要用“方向+距離”的.方法來確定物體所在的具體位置。
3.組織計算。
師:現(xiàn)在我們知道臺風中心所在的具體位置了,那臺風大約多少小時后到達A市呢?
學生獨立計算,組織交流。
600÷20=30(小時)
(二)教學例題2
1.投影出示例題2。
提問:在例題1的圖中,B市、C市的具體位置應該標在哪里呢?請你在例題1的圖中標出B市、C市的具體位置。
2.嘗試畫圖。
、艑W生獨立思考怎樣標出B市、C市的具體位置。
⑵小組交流作圖的方法。
⑶嘗試畫圖。
教師巡視交流,參與部分小組討論,輔導有困難的學生。
3.組織全班交流。
投影展示學生完成的作品。
組織交流和評議,通過交流明白在圖上標出B市、C市位置的方法。
B市:先確定方向,用量角器量出A市的北偏西30°(量角器中心點與A市重合,量角器0刻度線與正北方向重合,往西量出30°);再表示距離,用1cm表示100km,B市距離A市200km,在圖上也就是2cm。
C市:先確定方向,直接在圖上找到A市的正北方向,再表示距離,用1cm表示100km,C市距離A市300km,在圖上也就是3cm。
4.算一算。
臺風到達A市后,移動速度變?yōu)?0千米/時,幾小時后到達B市?
200÷40=5(小時)
5.總結畫圖的基本步驟。
交流:你們認為在確定物體在圖上的位置時,應注意什么?怎樣確定?
總結:
(1)確定平面圖中東、西、南、北的方向。
(2)確定觀測點。
(3)根據所給的度數(shù)定出所畫物體所在的方向。
(4)根據比例尺,定出所畫物體與觀測點之間的圖上距離。
【設計意圖】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給學生足夠的探索時間和空間,體會在圖上確定位置的方法,讓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用于生活的價值和魅力。
三、鞏固練習
1.教材第20頁“做一做”。
這道題物體所在的具體方向和距離都沒有直接給出,需要學生自己測量和計算。
、抛寣W生獨立進行測量、計算、填空。
、平M織交流。
讓學生說說是怎樣測量方向的,怎樣計算距離的。
2.教材第21頁“做一做”。
⑴學生獨立進行畫圖。
、仆队罢故,組織評議。
⑶交流畫圖的方法。
四、課堂小結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知道要確定物體的位置,關鍵需要方向和距離兩個條件。在平面圖上標明物體位置的方法是先確定方向,再以選定的單位長度為基準來確定距離,最后畫出物體的具體位置,標出名稱。
六年級數(shù)學小班教案5
目的:
1、復習鞏固對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形、半圓形的認識及兩種圖形的轉換關系。
2、培養(yǎng)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思維的靈活性。
準備:
1、彩色立體房子、紙制小路(上面鏤刻不同形狀、不同大小的圖形)。
2、兔子頭飾1個。請1名大班幼兒學會情境表演。
3、形狀、大小不同的幾何圖形多個,小塑料筐6個。
過程:
一、觀看情境表演
1、這是小兔的家。你們瞧,小兔出來了。
2、天氣真好,小兔想到外邊去玩。剛走出家門,就摔了一交,小兔只好一瘸一拐地回家了。
3、小兔為什么會摔倒呢?(因為地上有坑)這些坑是什么樣子的?(長方形、圓形……)
二、復習圖形
1、瞧,這里也有一些圖形。你們看,這是什么形?(長方形)長方形是什么樣子的?
2、正方形是什么樣的?正方形和長方形什么地方不一樣?
3、三角形有幾條邊、幾個角?
4、圓形有沒有角?
5、這是什么形?(半圓形)
6、你們看,這里有兩個一樣大的正方形。我只要說聲“變”,它們就會立刻變成另一種圖形。不信,你們瞧,它們現(xiàn)在變成什么形狀了?(長方形)這個長方形是怎么變出來的?(兩個一樣大的正方形拼在一起變出來的)
7、用同樣方法把兩個一樣大的半圓形變成圓形。
三、鋪路
1、小兔家門口的小路上有各種形狀的坑。誰能想出好辦法,讓小兔走在路上不摔倒?(把坑填平)
2、我們一起來鋪路吧,請你們把圓形材料放進圓形的坑里,把三角形材料放進三角形的坑里,把正方形材料放進正方形坑里……直到把坑全部填平(邊講解邊演示)。
3、幼兒操作。要求幼兒根據坑的形狀、大小尋找相對應的材料。引導幼兒思考當長方形、圓形材料較少時,怎樣做才能把坑填完。(分別用正方形和半圓形拼合而成)
四、游戲
1、小兔出來啦,小朋友快藏起來。ū娪變翰卦谝巫颖澈螅
2、小兔從家中出來,見到坑坑洼洼的小路鋪平了,高興地說:“是誰幫我把路鋪平了?我去找找看!
3、找到小朋友后,小兔向大家表示感謝。
活動延伸:引導幼兒用彩色紙、皺紙等材料把這條小路裝飾成一條五彩路。評析:教幼兒辯認平面幾何圖形是小班數(shù)學教育中的難點。原因是幾何圖形的認識過程往往過于單調,容易使幼兒失去學習興趣。因此在這個活動中,我們以游戲情節(jié)貫穿始終,使幼兒的情感得到了滿足。首先,漂亮的房子、坑坑洼洼的.小路以及主人公小兔的表演吸引了幼兒;其次,鋪路的游戲又使幼兒體驗到助人為樂的美好情感;最后,“捉迷藏”的游戲又使幼兒興味盎然,把整個活動推向了高潮。從活動材料的準備來講,我們用吹塑紙制成小路,并在上面挖出一些大小不一的幾何圖形作為坑,又以這些幾何圖形片作為鋪路的材料。這樣,既鞏固了幼兒對幾何圖形的認識,又便于幼兒發(fā)現(xiàn)并改正錯誤。圖形轉換的內容選取了幾種圖形轉換中較為簡單的部分,以適合小班幼兒的理解水平。這一內容的練習是在完成“鋪路”任務遇到困難時進行的,它不僅使幼兒再次明確了某些圖形的轉換關系,而且使他們在完成鋪路任務之后獲得成功感,提高自信心,這比單純的練習具有更大的教育價值。
【六年級數(shù)學小班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數(shù)學的教案02-07
我的數(shù)學小班教案01-23
數(shù)學活動教案小班03-27
小班數(shù)學教案教案03-05
小班數(shù)學朋友教案02-10
小班數(shù)學糖果教案03-21
小班數(shù)學數(shù)字教案03-15
小班數(shù)學優(yōu)質教案03-30
小班數(shù)學游戲教案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