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美術教案范文集錦6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jīng)驗,不斷提高教學質(zhì)量。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美術教案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美術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了解車的類型、結構、功能等,并學會運用多種媒材制作造型美觀的車。
掌握制作車的基本方法。
在實踐操作中感受用不同大小、不同形狀,不同質(zhì)地的資料制作車的樂趣和成績感。
訓練學生積極地動手、動腦,主動參與實踐與發(fā)明,養(yǎng)成善于考慮、細心觀察的好習慣,培養(yǎng)協(xié)作精神。
教學重點:
利用生活中顯而易見的資料,制作汽車。
教學難點:
車型設計新穎美觀,結構合理。
學生用具:
自備的制作汽車的各種資料(如,塑料瓶,易拉罐,各種蔬菜、瓜果,橡膠泥,剪刀,小刀,鉆子,牙簽,舊鞋,襪子,玩具賽車車輪等。)
教學過程:
一、開門見山,明確目標
1、欣賞蘿卜汽車和拖鞋汽車,并分析其制作資料的特殊性。
2、板書課題。
。ㄒ饘W生的.興趣,直接進入第二課時)
二、交流討論,出現(xiàn)問題
1、提出問題,學生討論:你會選用哪些資料,制作汽車的哪個局部呢?
2、師生互動研討:恰當、巧妙地選材。
。私鈱W生的創(chuàng)作想法與思路,教師和時予以引導。)
三、綜合分析,解決問題
1、運用媒體,將實物圖片進行恰當?shù)慕M拼,提示學生選擇資料要合理、巧妙。
2、教師示范,學生參與討論,提示學生制作“汽車”要美觀。
3、對比欣賞學生作品。
(通過不同的教學途徑,協(xié)助學生解決選材、制作、裝飾等問題。并指導學生欣賞作品。)
四、學生自主表示,教師指導
1、提出作業(yè)要求:運用多種資料,制作一輛你喜歡的汽車。
2、學生作業(yè)。
3、學生在玩耍中展示“汽車”。
(明了作業(yè)要求,引導學生在愉悅中積極的實踐探索、創(chuàng)作表示。)
五、賞析評價,課題延伸
1、作品自評、互評、師評。
2、欣賞能動的“汽車”,教師小結全課。
。ㄍㄟ^評價與賞析,讓學生進行充沛的自我表示。激發(fā)學生進一步創(chuàng)作和進行科學探索的興趣。)
美術教案 篇2
課程內(nèi)容:
1、素描的定義、產(chǎn)生及發(fā)展;
2、素質(zhì)的基本分類和學習意義;
3、素描的工具和材料;
4、素質(zhì)觀察方法;
5、認識點、線、面
教學目的:了解素描的慨念,素描的含義、功能,素描的基本學習方法。 重點難點:三度空間的理解與素描的觀察方法教學環(huán)節(jié)一、素描的定義
一、名詞解釋
廣義上的素描,涵指一切單色的繪畫,起源于西洋造型能力的培養(yǎng)。 狹義上的素描,專指用于學習美術技巧、探索造型規(guī)律、培養(yǎng)專業(yè)習慣的繪畫訓練過程。
二、素描的分類
按研究對象來劃分可分為:研究性素描、表性性素描、速寫;按表現(xiàn)形式來劃分可分為:結構素描、寫實素描。其中設計素描與素描創(chuàng)作都是在寫實素描(也稱光影素描)的基礎上延伸與發(fā)展的。
、 研究性素描:一般指素描習作。它是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對物象進行較深入細致的全面研究,以達到充分地理解對象,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由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的把握,并通過大量的實踐掌握自然規(guī)律和塑造物象的能力。 ② 表性性素描:這是在充分理解物象的基礎上主觀性表現(xiàn)物象的一種素描形式。大多數(shù)應用于創(chuàng)作階段
③ 速寫:是指在較短的時間內(nèi),用簡潔概括的手法捕捉變動易失的對象的一種素描表現(xiàn)形式。速寫可以為習作速寫和創(chuàng)作性速寫,也包括為創(chuàng)作收集素才的速寫。
三、素描的工具與材料
繪畫創(chuàng)作,除了不斷在表現(xiàn)上尋求突破外,理解與掌握材料工具的特性,亦不容輕忽。因此,有效的掌握材料工具,才能確保創(chuàng)作意念的自由表達,使筆能隨意轉(zhuǎn),游刃而有余。否則意到筆不到,創(chuàng)作的意念只會平白的消耗在材料的克服上,即使有再好的構思,再強烈的表現(xiàn),亦是胎死腹中。
工具材料對素描而言,只是一種手段,而非目的。在材料的選擇上,不必過於拘泥,只要能符合素描學習的要求與效果,任何材料皆可運用。
1.鉛筆
是素描練習上最常用的表現(xiàn)筆材。目前市面上的鉛筆款式相當多,有木質(zhì)鉛筆、工程用自動鉛筆、全鉛筆、扁鉛筆等,不一而足?钍讲煌菫榱伺浜喜煌'需求,其所含筆心部份則大致雷同。筆心是由石墨與膠質(zhì)混制而成,二者的混合比例不同,而產(chǎn)生不同的軟硬度。通常在鉛筆末端,都會以[B](Black)及[B](Hard)的號數(shù)標明其軟硬度。H的號數(shù)愈高,筆心愈硬愈淡,適合精密描繪。B的號數(shù)愈高,筆心則愈軟愈黑,較適合素描練習使用,其中2B、6B最常使用。而介於二者之間的[HB],因筆心軟硬適中,多用於筆記書寫。
2.炭筆
炭筆種類繁多,除了木炭條外,更有以炭粉加膠混制成的各類炭精筆,由於炭筆可表現(xiàn)出較鉛筆更深的暗色調(diào),又易於大面積涂抹,故常作為素描練習的重要筆材。
◎木炭條
1.多以柳樹、櫻桃等新枝燒制而成,由於采集及燒制不易,故價格較為昂貴。
2.選擇時以質(zhì)地勻細、平直節(jié)少為佳。木炭條亦有粗細軟硬之分,可依個人所需多加嘗試
木炭條色黑質(zhì)松,能快速且大面積的涂擦揩拭,適合大畫面整體明暗之調(diào)整。不過因炭粉的附著力較差,完成品必須及時噴上一層固定噴膠,否則炭色極易渾濁脫落。
◎炭精筆、炭精條
皆為炭粉加膠合劑混制而成,故附著力較強,也就是較不易修改。除了黑色外,尚有白、黑褐、紅褐等色制品,常用於速寫。粉質(zhì)的炭精筆性質(zhì)類近於硬粉彩,故亦可作為粉彩畫起稿施底之用。臘質(zhì)炭精筆,附著力更強,涂抹更不易,畫面易有乾澀之感,使用時得事先留意。
3.色粉筆、赭紅色粉筆與粉彩筆
4.橡皮擦、可塑性橡皮必能使畫者邁向得心應手、揮灑自如的境界。
四、認識點、線、面
1、體積
、 體積感
所謂體積,便是自然界的實體在三度空間中所占據(jù)的空間位置。體積與空間是相對應的,體積是有的存在。而空間卻是無的存在,也就是實與虛之間的關系。
、 明暗與結構
在素描的實際進行上,光影素描通常以感性出發(fā),先掌握大體的造形及調(diào)子,再經(jīng)由分析深入刻畫細部,最后進行整體調(diào)整而完成畫面。但結構素描的訓練方式,則是由內(nèi)而外的理性觀察,再加以表現(xiàn);
表現(xiàn)在人體上,便是透過解剖結構的理性觀察與分析,再借助形體結構的幾何構成來概括對象。
2、方向面
光線與結構面之間的明暗變化,這種關系在明暗素描的練習過程中,扮演極為重要的角色。不同的結構體,是由無數(shù)的結構面組合而成,而不同的結構面因光線的投射角度不同,而各具有不同的明暗調(diào)子,這種不同方向面的明暗變化,便是視覺上判斷體積厚度的一個重要的依據(jù),在繪畫的表現(xiàn)上也不例外。
3、三面五調(diào)
三面:黑、白、灰
五調(diào):高光、中間調(diào)、明暗交界線、中間調(diào),反光
高光:
在受光面部份,結構面上光線之入射角與反射至眼睛之反射角相等時,單位面積反射光量最多,故為受光面的最亮處,在結構體上呈現(xiàn)最白的調(diào)子。一般而言,高光泛指受光面較亮之調(diào)子,以別於中間調(diào),而高光點理論上只有一點。
中間調(diào):
亦為受光面部份,高光以外之結構面,因光線進行角度的關系,單位面積反射至眼睛的光量,則依其角度變化而逐漸減弱,在結構體的明暗上呈現(xiàn)較灰的調(diào)子。
明暗交界線:
受光面與背光面的交界處,由於此處結構面與光線進行方向平行,單位面積的受光量幾近於無,而且所受的反光量亦最少,因此在結構體中呈現(xiàn)最暗的調(diào)子。
反光:
受光面的明暗變化,受光源進行的方向所影響。而背光面則正好相反,其結構面的明暗變化,是受到反射光的影響,反光程度的強弱,會因光源強弱及反射物體結構面的方向、距離及材質(zhì)的影響,光源愈強,反光愈強。也可以說,反光是背光面的光源,只是反光的來源通常較為復雜。一般而言,受光面的光源較為單一化,而反光則會因物體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而有所變化。理論上,背光部份的明暗變化,一如受光面,不同的結構面,單位面積所受的反光程度不同,所呈現(xiàn)的調(diào)子,會因結構面的方向與反光進行的角度產(chǎn)生變化。在畫面表現(xiàn)上,由於反光不似光源強,故多呈現(xiàn)灰色調(diào)子。
投影:
光源投射於結構體上,產(chǎn)生了受光面與背光面,而光源的進行受到結構體的阻隔,會在另一個結構體上產(chǎn)生投影。我們通常把物體的背光面稱為陰,而投射在另一結構體所產(chǎn)生的投影稱為影,即所謂的物體的陰影。投影的明暗調(diào)子,要根據(jù)投影部份的結構面材質(zhì)而定。通常在寫生練習中所觀察到的投影,會受環(huán)境光線的影響,愈接近結構體的投影調(diào)子較暗,邊緣線較清晰,愈遠則較淡較模糊,這是因為一般的室內(nèi)寫生,光源較不統(tǒng)一,且容易受到周圍各種反光的影響。
任何結構體在受光的情況下,由於結構面與光源的方向關系,基本上皆會產(chǎn)生以上五種明暗調(diào)子。五大調(diào)除了可以表現(xiàn)光線感外,更因不同方向的結構面會有不同的明暗變化,素描上便是利用這種方向面的明暗變化,暗示出結構體的體積感。
五、 課堂互動:
1、各種繪畫工具的使用與特性作示范
2、線條練習的示范
3、基本靜物寫生組合觀察與繪畫示范
思考:素描與中國畫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
美術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美術知識:了解葫蘆的有關知識,掌握設計葫蘆娃娃的方法。
2、美術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能力以及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
3、品德教育:通過欣賞及學習制作葫蘆娃娃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以及對美術學習活動的興趣。
教學重點:葫蘆的特點以及設計制作方法。
教學難點:紋樣的設計
教學準備:課件、彩色復印紙、剪刀、鉛筆、葫蘆、作業(yè)展示欄、彩色復印紙、剪刀、鉛筆
教學過程:環(huán)節(jié)教學活動學生活動教學理念
一、初步探究
1、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2、講授新課
。1)開門見山,揭示課題。
引入: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運用剪紙的方法設計葫蘆娃娃。
(點擊課件,播放課題首頁)
。2)創(chuàng)設文化情境,了解葫蘆。
教師:老師請來了一位神秘嘉賓來和我們一起上這一課,大家歡迎!
跳跳:嗨,大家好!我是葫蘆娃娃,我的名字叫跳跳,誰愿意和我一起玩闖關游戲!
第一關:你曾在哪里見過葫蘆?
葫蘆是一年生攀緣草本植物,有卷須和軟毛,葉片呈卵狀。果實光滑,初綠色,后變白、變黃。全國各地都有種植葫蘆的人,你們知道這是為什么嗎?
第二關:葫蘆的用途?
葫蘆的果實嫩時可做蔬菜食用,老熟時可做容器,亦可藥用。經(jīng)過燙烙、繪制、刺繡和加工還可以做成工藝品呢!
第三關:跳跳不跳了,這是為什么呢?
跳跳:嗚……,你們知道我為什么哭嗎?因為我沒有伙伴跟我玩,你們能給我找?guī)讉葫蘆娃娃來跟我玩嗎?
教學理念:參與闖關游戲,積極思維。通過開門見山的方法導入新課,交代本課任務,使學生快速的進入學習狀態(tài)。
利用多媒體技術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利用學生好玩的心理,通過闖關游戲,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與探究活動。
二、深入探究
。3)探究學習,學剪葫蘆娃娃。
首先,引導學生分析葫蘆外形;
。汉J的外形是對稱的,一般分上下兩個園,上面的圓較小,下面的圓較大。
其次,引導學生推測葫蘆娃娃的.創(chuàng)作步驟;(播放課件:創(chuàng)作步驟)
折:采用對折的方法;
畫:畫輪廓時,要求要大;
畫五官時,學習用不同的基本紋樣表現(xiàn)五官;
引導學生運用不同的基本紋樣組合成朵花紋填滿葫蘆娃的肚子。
剪:注意安全;
注意對紙屑的處理。
教師邊演示創(chuàng)作過程邊啟發(fā)學生思維,引導他們進行創(chuàng)作。
。4)引導賞析,開拓視野。
(點擊光盤,播放教師設計制作的葫蘆娃娃,供學生欣賞。)
觀察、分析葫蘆的外形。
教學理念:引導學生大膽的表述自己的想法;大膽的將想法運用于創(chuàng)作實踐中。在范圖中找出常用紋樣。通過引導發(fā)現(xiàn),使學生了解葫蘆的外形;通過教師的啟發(fā),培養(yǎng)學生發(fā)散思維的能力;通過創(chuàng)作實踐,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的能力和提高動手能力。使學生在制作葫蘆娃娃的過程中學會觀察、思考、歸納、的學習方法。同時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評展延伸
。1)學生作品展示
(2)電擊課件:
小跳跳:哈!哈!謝謝大家給我叫來這么多的小伙伴,我跟小伙伴玩去嘍!再見!
。3)教師: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
學習它有什么用?
。4)延伸:展示葫蘆燈籠。
教學理念:通過跳跳的話使學生感受幫助他人的快樂和成功的喜悅;
四、課上所學知識、技法;
教學理念:通過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使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
啟發(fā)學生將所學知識運用于生活中,扮美自己的生活。
美術教案 篇4
六年級下冊全冊教材分析
。ㄎ澹1946-1959年,電影藝術進入了重要的發(fā)展時期
西周中期以后,青銅器的神秘色彩逐漸淡化,風格趨向簡樸,追求樸素、典雅之美。如《孟鼎》,造型雄偉凝重,紋飾簡樸。
春秋中期以后,青銅器逐漸變成供統(tǒng)治階級享用的生活用品。青銅器的造型趨向輕靈、奇巧,裝飾手法寫實,紋飾也易于理解。如,蓮鶴方壺》,便是這方面的代表作。
另外《曾侯乙編鐘》是最重要的出土文物,編鐘共56件,分上、中、下三層。經(jīng)檢測每件編鐘不僅都能發(fā)音,而且能發(fā)兩個不同的音,可以
演奏各種現(xiàn)代樂曲,而且音質(zhì)純正,音色優(yōu)美。這是 目前世界上僅有的保留著原有音響的一套特大型定音古樂器,也是世界上保留下來的最古老的12個半音的樂器。
秦、漢時期,由于鐵器和漆器比青銅器更方便,從
而逐步取代了青銅器,青銅器便向輕便、精巧、實用的生活用器和觀賞器方向發(fā)展,它們往往以實用和美觀的高度統(tǒng)一而引人注目。
三、教師小結。
第二課時
一、新授
1、深入學習青銅工藝品的藝術特點。
播放和欣賞書本和資料,教師重點分析青銅器在造型和裝飾上的特征。
(1)對稱、穩(wěn)定的`造型;
(2)堅硬、冷峻的質(zhì)感,光潔深沉的色澤;
(3)神秘、獰厲的紋飾。
2、學生將自己搜集的資料展示、交流、了解青銅器的工藝特點。
紋飾可分為人物、動物幾何形等三類,有單獨適合和連續(xù)等式樣。
通過互動、探究式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質(zhì)疑解難的好習慣。
二、學生探討。
1、教師從材料的選擇、造型的設計、色澤的處理、紋樣的裝飾上引導學生分析書上的學生設計作品。
2、欣賞其他班同學好的構思,互相激發(fā)創(chuàng)作靈感。
三、學生實踐。
1、作業(yè)要求:用線描方法表現(xiàn)青銅器,包括造型、裝飾等。
2、小組討論
各組同學提出自己的方案,交流激發(fā)新的靈感。倡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引導學生以感受、觀察、體驗表現(xiàn)、交流等學習方法、進行自主學習與合作。
四、賞析評價。
請同學介紹自己的作品,你的作品充分反映了你的構思了嗎?通過學習與制作,你覺得提高了自己的動手制作水平,激發(fā)了創(chuàng)作的興趣嗎?
你覺得誰的設計最漂亮、最具有青銅器的特征?
表揚、鼓勵和肯定同學們的大膽設計的作品。
教學資料:
1、青銅藝術:中國青銅時代約始于公元前二十一世紀,公元前十三至前十一世紀為鼎盛階段。它跨越了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夏、商、周三代,延續(xù)了近兩千年。當時,青銅作為貴重的合金,主要被制成禮儀用器,多用在祭祀祖先神靈、宴請嘉賓貴客、舉行隆重典禮等盛大場合。青銅器使用的種類、數(shù)量及大小顯示了其主人的貴族身份、地位和權力。青銅器種類眾多,造型繁復,紋飾精美,鑄造技術高超。分布范圍主要集中在黃河和長江中下游地區(qū),此外,還涵蓋了許多邊遠少數(shù)民族活動區(qū)域。中國古代的青銅藝術是中華民族最為光輝燦爛的文化遺產(chǎn)之一。
2、商周青銅壁:雕塑位于銅陵市義安路、石城路口,建于一九九二年,由程勉、汪新志創(chuàng)作。在第二屆全國城市雕塑優(yōu)秀作品展覽會上被評為參展優(yōu)秀作品!吧讨芮嚆~壁”立意反映了古銅都采冶歷史。這組雕塑由在銅陵出土的商爵、春秋鑒、西周鼎組成兆壁涌泉,青銅壁紋飾圖案為銅官山采煉圖,原國務院副總理鄒家華題詞“中國古銅都銅陵”鑲嵌在中央。雕塑巧妙地將古文物、采冶歷史、噴泉、彩燈、草坪融為一體,象征著銅文化在銅都大地上源遠流長,發(fā)揚光大,給銅陵人民提供了一個良好的觀賞、游息場所,同時告示人們回顧歷史,展望未來。
美術教案 篇5
教學目的:
1. 簡單了解有關居室的功能和特點.以及不同地區(qū)、民族在設計上的不同文化和習俗。了解自己的小天地不僅有一般居室的特點,還要有表現(xiàn)個人的興趣和愛好。
2.使學生能按照自己的心愿去表現(xiàn)和設計自己理想中的小天地。嘗試用繪畫的形式表現(xiàn)自己對幸福生活的喜愛之情,表達自己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3.培養(yǎng)學生善于觀察自己身邊的事物,引導學生做生活中的人。啟發(fā)學生通過設計、表現(xiàn)自己的居室,體驗生活的樂趣;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
通過了解有關居室設計的文化、習俗。加深對自己身邊居住環(huán)境的了解,喚起學生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教學難點:
繪畫時房間里家具與家具、家具之間與周圍環(huán)境之間、人與環(huán)境之間的前后、大小關系
教具準備: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教師作自我介紹,學生依次作自我介紹.
二.導入新課:
引導學生觀察教材中的《夏邦蒂埃夫人和孩子們》
今天我們是第一節(jié)課美術課,我想大家都想輕松一點,我們今天就來欣賞一幅外國名作.
學生欣賞討論:1.從畫中你看到了什么?感覺怎樣?
2. 從畫中、文字中你了解到了那些東西?
教師根據(jù)學生回答補充介紹《夏邦蒂埃夫人和孩子們》的相關知識:
1. 古典油畫的特點
2. 《夏邦蒂埃夫人和孩子們》的畫面特點
第二課時
一.組織教學:
二.導入新課:
引導學生觀察教材中的圖片和小朋友作品
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欣賞了古代名作《夏邦蒂埃夫人和孩子們》,這幅作品雖然好,可是同學們總覺得它離我們臺遙遠了是吧?現(xiàn)在我們再來欣賞一下現(xiàn)代一點的東西。
提問:1.你看到的都是些什么地方?你最喜歡那一個設計,它有什
么特點?
2.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臥室,都有自己的一片小天地,誰能告訴大家你的那片小天地是怎樣的?
3.你對你的`小天地滿意嗎?
4.你理想中的小天地是怎樣的?它的布置應當具有什么功能和特點?
5.你準備怎樣去改進你的那片小天地呢?
。▽W生討論)
想一想,在你動手的時候你會遇到些什么困難?(內(nèi)容、比例、層次等)
三.學生作業(yè):
要求:可憑記憶也可以發(fā)揮自己的想象設計自己的居室。
教師指導
四.學生作品展示:
學生交流討論
1.其他小朋友的作品有什么值得我們學的地方又有什么需要改進的地方
五.拓展:
運用我們今天學習的內(nèi)容試著設計我們的教室、校園等。
美術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使學生了解美術家表達深層自我的不同方式,尤其是以隱晦的方式表達思想
感情的手段和機制;學會在具體形象的基礎上,借助背景材料和畫面提供的相關信息分析其中包含的思想含義;理解個性自我與視覺圖式之間的關系;養(yǎng)成深入觀察和思考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視覺中的隱喻手法,文字內(nèi)容和視覺形象的關系,傳統(tǒng)圖式與個人情感的關系。
【教學難點】
美術作品中滲透出的藝術家個人情感的審美價值。
【教學方法】
啟發(fā)式教學方法、講授法、欣賞法
【課前準備】
相關的多媒體圖片資料。
【授課時數(shù)】
1課時
【教學程序】
一、導入
。1)大家知道這些是什么植物嗎?
梅、蘭、竹、菊。
(2)中國傳統(tǒng)繪畫特別喜愛表現(xiàn)梅、蘭、竹、菊,為什么呢?
這與中國傳統(tǒng)的儒家、道家文化有關,古人喜愛以梅、蘭、竹、菊來象征君子的什么品格。
梅:孤傲超拔,堅貞自守。
蘭:幽谷自適,不取媚于人。
竹:有氣節(jié)、虛心。
菊:不屈不撓 ,甘于寂寞。
共同特點:是自強不息,清華其外,淡泊其中,不作媚世之態(tài)。
二、新授
1.借助傳統(tǒng)情感符號抒情:《墨梅圖》。
。1)提問:你能看出《墨梅圖》寄托了作者什么樣的感情嗎?
要正確解讀作品,我們要先來讀畫,大家看畫面上都有什么構成元素?
解釋中國文人畫的特點:詩、書、畫、印相結合,各種構成要素相輔相成,共同體現(xiàn)畫家審美觀與強化作品主題。
。ńY合王冕的.背景材料說明他與元朝統(tǒng)治者的不合作。)
題畫詩是如何強化主題的呢?在大家齊讀一遍題畫詩。
提問一位同學,作品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不求仕途通達、不沽名釣譽、只追求美好人格。
。2)這種感情有什么特點?
抒發(fā)了美術家的孤傲清高的情感,較消極。
(3)提問:作品有什么藝術特色?
以語言暗示主題,詩書畫印相結合,以水墨小寫意作畫,細筆長線。(與其它作品比較。)
2、賦予物象特定的情感:《怒吼吧,中國》
(1)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從哪里可以看出?
體現(xiàn)作者希望全國人民奮起抗爭的強烈愛國情感。
請學生描述作品。
。2)這種情感有何社會意義?性質(zhì)特點是怎樣?
要產(chǎn)生社會良好的效果。有積極意義。
。3)作品有什么藝術特色?
作品為木刻黑白版畫,造型簡潔、粗獷,有強烈的力量感與感染力。
三、學生對比欣賞
比較《到前線去》與的《墨葡萄》區(qū)別?
提示:從畫種類別,情感表達途徑,情感表現(xiàn)方式,情感性質(zhì)特點、藝術特色等方面進行分析。學生探討,教師歸納。
四、課堂總結
。1)提問:除了“四君子”題材外,其它題材可以托物寄情嗎?
蓮(出淤泥而不染)、葡萄(才華)等。
。2)提問:除了中國畫外,其它美術形式可以托物寄情嗎?
油畫,剪紙等。
繪畫中可以托物寄情的題材非常廣泛,也可以采用多種不同美術形式來表現(xiàn)。創(chuàng)作時可采用的方法:用隱晦方式體現(xiàn)或直接了當表達;采用語言暗示或是通過形象刻畫;借用傳統(tǒng)情感符號或創(chuàng)造藝術形象。
【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美術教案12-26
美術教案12-26
美術教案12-26
美術教案01-12
美術教案01-21
美術教案01-31
美術教案01-31
美術教案01-31
美術教案02-02
美術教案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