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語教學論文(合集)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論文吧,借助論文可以達到探討問題進行學術研究的目的。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論文該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中英語教學論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高中英語教學論文1
近年來,隨著新課改理念的逐步深入,高中的英語課堂也在悄然發(fā)生變化,從眉毛胡子一把抓到現(xiàn)在的突出重難點,從以前的滿堂灌到現(xiàn)在的自主、合作、探究,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作用的重要性。我經(jīng)過近幾年的教學論文" target="_blank">英語教學,發(fā)現(xiàn)在眾多的方法中,用得最多且效果相對明顯的就是合作學習,由于其實效顯著,被人們譽為“近十幾年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學改革”。下面筆者談談對合作學習的認識。
一、英語合作學習的優(yōu)勢
1.體現(xiàn)了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
英語教學的最大特點是體現(xiàn)語言的交際功能。教學要體現(xiàn)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鼓勵學生嘗試用英語語言與小組成員進行探討交流。該種教學方法其實就是還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學生在與同學的交流中,暴露自己的思維過程,以達到“互相借鑒”的學習目的。
2.培養(yǎng)了學生團隊合作精神
小組合作學習雖人數(shù)不多但相對穩(wěn)定,小組中的每個人都彼此熟悉,組內(nèi)成員互相合作,組際之間相互競爭,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團隊精神,又挖掘了個體學習潛能,在小組遇到問題的過程中能相互交流,相互支持、配合,小組成員能積極承擔在完成共同任務中個人的責任,能最大限度地發(fā)揮他們的組織才能和協(xié)調(diào)能力。
3.有利于增進師生間的溝通交流
小組合作學習在一定任務的背景下,需要師生之間的通力合作,便于教師及時調(diào)整教學策略。英語小組合作學習,促進了師生間的理解與溝通、學生合作意識與交往技能,影響了學生價值觀、態(tài)度、能力和認識世界方法的社會化,有利于學生人格和心理的健康成長。師生之間的平等合作交流拉近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有利于形成一種民主、平等、和諧的教學氛圍。
4.促進了學生非智力因素的發(fā)展
學生在合作探究學習的過程中,通過彼此的交流溝通來互相了解對方的.學習性格和個性特征。學生通過競爭與合作學習能及時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和集體榮譽感,激發(fā)了學習動機,促進了學習主動性的發(fā)展。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與審美價值觀也會在彼此的交流學習中得到了進一步的發(fā)展。這種學習方式對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培養(yǎng)也具有促進作用。
二、開展合作學習的策略
1.合理劃分合作小組
我們可以將班級的學生按照英語教學的需要以四人為一組分成若干小組。分組時應該考慮學生的學業(yè)水平、能力傾向、個性特征、性別等方面的差異。每人在組內(nèi)有不同的角色,如組長、記錄員、資料員、匯報員等,定期或不定期的互換角色,可以是組間男女生的互換或流動,也可以是組間某些角色的互換或輪換,還可以按活動主題的需要讓學生進行自由調(diào)整。這不僅使學生有新鮮感,能提高合作學習的興趣,而且還可以改變學生在小組中長期形成的地位,即有的學生始終處于控制地位,有的學生始終處于從屬地位,給每個學生提供發(fā)展的機會。總之,合作學習小組的劃分可以有多種方法,但無論怎樣劃分都應有助于小組成員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并能使小組成員彼此協(xié)作,相互支持,以提高個人的學習成效和達成該小組的學習目標。
2.教師要加強引導組織
課外學生沒有直接面對老師的壓力,學生狀態(tài)會有所放松,如果給他們組織安排學習小組,給學習小組布置學習任務,這樣他們就會受到來自小組集體的約束,為了完成小組的學習任務,小組成員間會互相幫助,互相督促,從而提高課后學習效率。教師要及時對課后小組的學習任務進行檢查督促,并做好檔案記載。
通常在傳授新課前我會布置學生先預習單詞,布置學生通過已學過的音標知識去自學生詞的讀音,通過查字典去了解生詞的含義。課前我通過檢查小組學習的整體掌握情況去評價他們的預習情況。這樣日積月累,學生為了小組的榮譽,優(yōu)秀學生會積極幫助學困生,幫他們糾正讀音,單詞默寫過關,在團隊集體精神的鼓勵下,學困生也會提高學習興趣,努力過關。這樣就達到了預習的目標,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為了鞏固課堂上所學的知識,我常布置一些復習鞏固的課外作業(yè),如默背詞匯、復習語言點并造句、編對話、朗讀課文等。
我將小組成員兩兩結隊,優(yōu)秀生與學困生結隊,優(yōu)秀生學習能力強,對學困生指導很有幫助,且學困生也比較佩服優(yōu)秀生,所以往往能聽從優(yōu)秀生的指導和要求;中等生與中等生結隊,他們水平相當,各有所長,可以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3.明確責任,分工合作
合作學習就是讓學生由被動變主動,把個人自學、小組交流、教師點撥等有機地結合起來。我們老師在開展合作學習的準備階段應對學生進行合作意識的引導,對小組成員進行明確的角色分工,做到人人有事做,要求每個組員要盡自己的最大努力來完成小組學習任務。老師要放下架子,積極參與學生語言實踐活動,隨機抽查小組成員的學習情況,避免一些學生“濫竽充數(shù)”。另外要開展組與組之間的競賽活動,并實行獎勵機制,促進小組成員之間互幫互學,鼓勵小組中的優(yōu)秀成員主動幫助學習困難生,培養(yǎng)他們的團隊合作精神和競爭意識,充分調(diào)動學習的積極性。
三、合作學習過程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在合作學習中,教師所采取的任何一種方式都應體現(xiàn)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學生活動的互動性和語言的交際性。
1.選擇適當?shù)暮献鲗W習時機
合作學習是課堂教學的一種重要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
教師要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學生知識情況,選擇有價值的內(nèi)容,有利的時機和適當?shù)拇螖?shù)讓學生進行合作學習。一般說來,較簡單的內(nèi)容只需要個人獨立學習或開展全班教學。而較復雜的、綜合的學習內(nèi)容,可采用合作互動的學習方式。但一節(jié)課中,不宜安排過多的小組合作學習的次數(shù)和時間,注意不要為了“合作學習而合作學習”,防止隨意性和形式化。
2.教師要創(chuàng)設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較為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激發(fā)學生有效學習的內(nèi)在動機。
海倫凱勒曾說:當一個人感覺到有高飛的沖動時,他將再也不會滿足于在地上爬?谡Z訓練中,如果能夠創(chuàng)設具體實用的語言環(huán)境,讓學生像演戲般表演,不斷體驗成功,學生將會發(fā)揮出自己最大的潛能,去興致勃勃地從事口語練習。
總之,小組合作學習是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指導下的一種學習策略,符合學生學習的認知規(guī)律。合作學習能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在學習中發(fā)展了學生的個性,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合作學習能夠讓學生在團隊學習中進行思維碰撞,提高自己的理解感悟能力。合作學習對于學生形成批判性思維與創(chuàng)新思維、培養(yǎng)學生對待學習內(nèi)容和學習的樂觀態(tài)度等都有明顯的積極作用。教師作為新課程英語教學的施行者更應該以飽滿的熱情、積極的行動去促使該種教學方法的順利開展,以民主、平等的心態(tài)為學生營造自由、和諧的學習氛圍,鼓勵學生在語言的實踐交流中提高英語綜合素質(zhì)。
高中英語教學論文2
本文從傳統(tǒng)教學問題、外文讀物輔助教學優(yōu)勢以及讀物選擇、輔助方法等方面進行了分析,嘗試通過外文讀物輔助教學提升學生的英語綜合素質(zhì),探索新課標要求下高中英語教學的新方法,怎樣才能在英語教改的大背景下相輔相成。
一、英語教改相關背景
由于歷史原因和互聯(lián)網(wǎng)的廣泛利用,英語已經(jīng)成為各種國際場合下使用的主要工作語言,也已經(jīng)成為國際科技交流的主要語言。據(jù)了解,國際上85% 以上的是用英語發(fā)表或宣讀的,各學科的主要學術期刊也以英語為主。英語同時也是國際互聯(lián)網(wǎng)的主要應用語言。因此,各國在知識經(jīng)濟到來之際,都在強化和改革基礎教育中外語,特別是英語的教學。
在教育部制定的高中英語新課程標準中,文化意識已列為了英語教學內(nèi)容標準之一。要求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能力,逐步擴展文化知識的內(nèi)容和范圍。從而使學生能了解和接觸英語國家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tǒng)習俗、生活方式、文學藝術、行為規(guī)范和價值觀念等。擴大學生接觸異國文化的'范圍,幫助學生拓展視野,使他們提高對中外文化異同的敏感性和鑒別能力,為發(fā)展他們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高中英語教材相關教學的問題
1.教材內(nèi)容。高中英語教材雖然有外國語言學者參與編寫,但作為英語學習材料,文章的語言和內(nèi)容必然會根據(jù)學生英語水平進行簡化。此過程有助于學生從基礎開始,循序漸進地學習語言,卻不可避免地犧牲了語言的真實性。教學中,很多生活情景被簡單模式化,限制了學生的思維,不利于語言學習。
2.教材知識。社會發(fā)展的日新月異使教材知識在短期內(nèi)變成了舊知識,教材是知識載體,是進行教學的基本工具,也是深入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重要保證。目前,英語教材內(nèi)容知識落后,與現(xiàn)實脫節(jié),無法有效地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觀能動性,對課堂教學效果造成影響。
3.教法學法。教法學法流于傳統(tǒng)。首先,相當一部分英語教師還是以高考分數(shù)為指揮棒,用應試教育方式進行教學,學生感覺到學習英語枯燥無味,教學效果不能令人滿意。其次,教師還是以“語法教學”為主,即從講解課文語法到闡釋運用和注意事項再到舉例并模仿。課堂內(nèi)容單一固定,學生體會不到學習語言的樂趣。
三、外文讀物輔助教學的優(yōu)勢
1.培養(yǎng)學習興趣。高中學生已走近成年階段,人際交往和社會體驗都在不斷擴展,了解乃至研究西方文化的訴求也在不斷增強。通過泛讀各類即時性英語資料,可以讓學生時刻感受到世界最新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動態(tài),為學生開辟一個了解各國社會文化的窗口。通過泛讀文學原著,可以讓學生了解當?shù)孛褡逦幕、風俗習慣。從而擺脫簡單“以試為學”的學習目的,培養(yǎng)英語學習興趣。
2.學習地道語言。為了教學需要,英語教材中部分詞匯在英語國家中不被使用。例如,我在一次課堂中提到Santa Claus,很多學生表示不明白其含義。當被告知那是“圣誕老人”的時候,他們表示只知道“Father Christmas”,而事實上,在實際語言中是不存在后種表達的。要學習真正的英語,離不開地道的外文讀物。通過外文閱讀,學生不僅可以利用“詞不離句”“句不離文”的方法猜詞并積累詞匯,而且能在不同語境下熟悉并掌握詞匯及短語的用法,最后達到靈活運用語言的目的。
3.帶動聽說讀寫。葉圣陶先生說:“語言的使用是一種技能,是一種習慣,只有通過正確的模仿和反復的實踐才能養(yǎng)成!币虼,外文讀物輔助教學可以訓練學生的語感,讓他們在實踐中鞏固已學知識,直至形成規(guī)范運用語言的良好習慣。通過廣泛的外文讀物也可促使聽說讀寫能力的提高。不同教學材料和多種教學手段配合使用,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優(yōu)化教學效果。
四、課外教材輔助教學實施步驟
1.課外教材選擇方法。英語外文讀物分為兩大類:文學原著和紀實報道。下面將從幾個方面對它們進行比較:
在外文讀物選材上必須符合學生年齡特點和實際的英語水平,選擇具有知識性、趣味性、實用性的簡易讀物。同時所選材料應題材廣泛,與生活息息相關,便于學生理解,具有教育意義。推薦選擇21世紀報,雙語報,瘋狂英語及一些簡易小說。
2.必要的閱讀指導。閱讀的目的是理解作者用文字表達的思想,由于有的學生基礎知識薄弱,閱讀方法不當,經(jīng)常張冠李戴,斷章取義,錯誤百出,因此,為了有效地提高閱讀效果,教師必須指導學生采取正確的閱讀方法。
總之,利用英語外文讀物,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動機,還能培養(yǎng)他們的自學能力,創(chuàng)新思維的發(fā)展,是有百利而無一弊的一種好的教學輔助形式。
外文讀物輔助教學雖然提出已久,但是堅持更為重要。隨著新課標對教學改革要求的不斷貫徹深化,我們必須總結經(jīng)驗教訓,優(yōu)化英語教學的改革方案,將報刊和原著選讀教學與課堂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這樣,外文讀物輔助教學才能體現(xiàn)出學生為本、以學習為中心的現(xiàn)代教學理念。從而探索出適合高中學生的英語教學方法課程,使英語課程的教學體系更加系統(tǒng),教學改革更具科學性和富有成效,更能符合新一輪課程標準的要求。
高中英語教學論文3
【摘要】高中學生正處于人生的青春期,容易形成叛逆、封閉、厭學等情緒。英語作為高中的基礎課程,且沒有相應的語言環(huán)境,學生的學習效果遲遲得不到提高,甚至對英語產(chǎn)生厭惡、抵觸的情緒,不利于其成長與發(fā)展。由此可見,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學生的心理素質(zhì)教育顯得尤為重要,高中英語教師應當將教學與心理素質(zhì)教育進行結合,以此促進學生健康成長與發(fā)展。
【關鍵詞】高中英語;心理素質(zhì);英語教學
心理素質(zhì)教育對學生的學習與發(fā)展均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在素質(zhì)教育的背景下,高中英語教師不僅要注重學生的成績,還必須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心理健康,并將心理素質(zhì)教育與教學進行結合,并提高教學的整體質(zhì)量[1]。因此,高中英語教師應當將心理素質(zhì)教育與教學進行結合,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心靈受到啟發(fā),并逐漸形成健全的人格品質(zhì),最終促進學生的健康發(fā)展。
一、創(chuàng)設良好的課堂環(huán)境
英語與漢語有著極大的不同,且沒有相應的環(huán)境,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容易感到枯燥乏味,甚至產(chǎn)生反感、抵觸的心理,從而導致學習成績大幅度下降,不利于其身心健康。因此,在新的教育背景下,教師應當及時轉變教學方式,通過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動力與熱情,并努力去克服學習中、生活中遇到的困難,逐漸形成樂觀積極、健康向上、認真努力的品格[2]。一般而言,教師是學生學習與生活的引導者,其可以通過座談會、私下交流、班級討論等方式來了解學生對英語的態(tài)度與看法,并根據(jù)學生的意見與建議合理調(diào)整教學方式,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與熱情。通過親密無間的交流與溝通,學生的厭學情緒得到消除,學習興趣得到提高,最終促進課堂教學的良好發(fā)展。
二、對學生進行針對性指導
飽滿的信心與熱情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前提與基礎。一般而言,學生都希望自己能夠?qū)W有所獲、學以致用,但其在學習的過程中經(jīng)常會遭遇到挫折與失敗,感覺自己付出的努力與取得的收獲不對等,從而對某一科目產(chǎn)生悲觀、絕望的心理。在這種情況下,教師不能夠一味地去指責學生不夠努力、不夠認真等等,而應理解學生、幫助學生,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幫助學生找到成績無法得到提高的原因,并指導其盡快改進以往的學習方式,保證努力方向的`正確性,讓學生成績能夠得到相應的提高。同時,在學生的成績有所進步時,教師應給予及時的鼓勵與表揚,并勸勉其戒驕戒躁、繼續(xù)努力,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通過針對性的指導與幫助,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心與積極性自然會獲得相應的提高,成績自然也會有所進步。
三、消除嚴肅的課堂氛圍
一般而言,現(xiàn)代教師都習慣采用照本宣科的方式進行教學,教師講學生聽,兩者之間的互動相對較少,導致課堂的氛圍變得嚴肅壓抑,在這樣的課堂環(huán)境下,自制力較好、學習積極性較高的學生自然會認真聽課,認真做筆記。但對于那些不喜歡這種教學氛圍的學生而言,其必然會感到壓抑、反感,從而對英語產(chǎn)生抵觸的心理,內(nèi)心的消極情緒也會進一步迸發(fā),不利于其學習與成長[3]。因此,教師必須要打破這種僵局,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讓課堂氛圍變得更為活躍、有趣,讓學生享受到學習英語的快樂。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講一些有趣的笑話,或者播放一些有趣的圖片、英語視頻等等,讓學生緊張的情緒得到相應的放松,并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讓課堂充滿歡聲笑語。在這樣的教學環(huán)境下,即便是平時不怎么喜歡熱鬧的學生,其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也會得到相應的提高,從而提高了教學的整體效果。
四、實現(xiàn)評價的全面性
在教學的過程中,英語教師需要不定時向家長反饋學生的學習情況。一般而言,教師都會把學生成績當作唯一的評價標準,從而導致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受到家長的批評與責罵,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則容易驕傲自滿,不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因此,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應當根據(jù)學生平時表現(xiàn)、學習成績以及學習能力等進行綜合性評價,實現(xiàn)評價的全面性,更多的是以表揚與鼓勵為主,讓家長感受到學生的點滴進步,并改變學生對英語以及英語教師的偏見與看法[4]。在實現(xiàn)評價全面性的情況下,學生開始對英語產(chǎn)生興趣,從而提高其學習的信心與熱情,最終使得學生的學習成績與心理素質(zhì)均得到全面提高。在新的教育背景下,教師應當及時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在教學過程中融入心理素質(zhì)教育理念,貫徹教書育人的根本理念。同時,教師應當多關心學生,給予其更多的關懷與鼓勵,讓學生能夠有飽滿的熱情去學習與生活,從而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郝學峰.淺談新課標背景下高中英語素質(zhì)教育的實施[J].軟件:教學,20xx(02):122.
[2]廖玉龍.新課改下高中英語教學的現(xiàn)狀分析與策略研究[J].校園英語,20xx(11):138.
[3]孫海燕.高中英語教師如何引領學生心理健康成長[J].散文百家:下,20xx(02):243.
[4]羅華偉.淺談高中英語教學中如何滲透心理健康教育[J].讀寫算:教師版,20xx(32):253.
高中英語教學論文4
由初三進入高一的第一學期,是中學外語教學的一個轉折點。從語言知識體系和對語言運用能力的要求看,高一和初三同屬基礎階段,高一年級的教學內(nèi)容不是新階段的起點,而是基礎階段的繼續(xù)。如何處理好初、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的知識銜接問題,將直接影響到學生將來參加全省會考和全國統(tǒng)考的成績。因此,這值得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認真研究,深入探討。
一、從各地外語教學的現(xiàn)狀和各校學生素質(zhì)的不同情況來考察,目前大體上有以下三種銜接措施:
第一種:開學第一個月不上新課,集中復習整理初中知識。但它有兩個缺點:①不利于優(yōu)生的學習。對于中考英語得分八、九十分的優(yōu)生來說,他們早已對英語產(chǎn)生了很濃厚的興趣,對新老師的要求也很高,希望所學內(nèi)容的深度和難度逐漸加大。如果有一個多月內(nèi)重復學習他們已經(jīng)掌握的初中知識,容易挫傷和抑制他們求新、求難、求深的積極性。②不利于按時完成教學計劃。因為它打亂了高中英語教學計劃的正常進度,甚至影響到整個高中英語教學任務的完成。
第二種:為了不影響高中英語教學的正常進度,在高一上學期的前半學期加班加點,每周多上三課時英語。但這樣做,也有不利因素:①不利于差生的學習。
需要補缺的差生,原來初中知識就未消化掉,現(xiàn)在如果新課、舊課一齊上,則負擔更重,一旦“撐壞了胃口”,他們就“什么也不想吃”了。②造成學科之間的矛盾。由于多占課時,其他學科老師有意見,給全年級組的協(xié)調(diào)工作帶來許多困難,結果收效甚微。
第三種:邊上新課,邊復習初中知識,以“分散穿插”的方法,從語音、詞匯、語法和課文幾方面補缺。一方面,按教學大綱和學校工作計劃,按時上新課,既能使優(yōu)生在學習的難度、深度和廣度上有“咬勁”,有充實感;又能使差生對新課文中體現(xiàn)的語言基礎知識有個認知過程,在識記和理解的'基礎上,再鼓勵他們課后努把力,盡快達到班級平均水平。另一方面,結合高一新課教學,用“分散穿插”法系統(tǒng)復習初中六本書中的相關知識。
我們認為,第三種辦法既可以克服第一、二兩種辦法的不利因素,又可以促進教師提高課堂教學質(zhì)量,在課堂教學中增加語言實踐活動的廣度和密度,提高每分鐘的效率,更具有科學性和可行性。因此,我們采用了第三種辦法。
二、我們在研究和實施初高中英語教學銜接過程中的設想和具體做法:
在單詞讀音和拼寫方面,根據(jù)音標和讀音規(guī)則認讀和拼寫單詞,提高復習舊詞帶動學習新詞的自學能力。
在詞匯和句型方面;保持初中常用單詞、詞組、習語和句型的適當?shù)脑佻F(xiàn)率。
高中英語教學論文5
現(xiàn)階段我國高中英語閱讀教學過于注重語言知識的獲得,常常是教生詞、講語法、做翻譯,學生難以把握文本的深層含義,很少有自己主動去思索去批判的機會。課程標準將培養(yǎng)學生“在人際交往中得體地使用英語的能力”,“用英語獲取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和“用英語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批判性思維能力”并列為高中英語教學三大重點領域[1]。因此,在高中教導學生如何進行批判性閱讀具有積極意義。
一、批判性閱讀概述
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通常情況下都是教師做出相關 的閱讀教學指令,學生機械地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學生對文本中的信息不加任何分析、質(zhì)疑、鑒別和評判就加以接受。這種單純的“接受性”閱讀教學方法嚴重阻礙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的有效發(fā)揮,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全面培養(yǎng)。學者劉儒德認為在具體教學實踐中,閱讀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批判性思維的有效載體之一,應將批判性閱讀技能有機融入閱讀教學中,而不只是讓學生停留在字面理解文本的淺層閱讀狀態(tài)[2]。
批判性閱讀是指在閱讀英語過程中,閱讀者將閱讀材料的相關內(nèi)容與自己的價值信念和評判標準等進行有機的聯(lián)系,對閱讀材料做出一種批判性的分析。正如Schwegler提出:“批判性閱讀是需要讀者積極參與的..它是讀者運用批判性思維進行閱讀的一種過程!盵3]在進行批判性閱讀的時候,讀者不僅要理解作者的含義,還要通過評估、分析、判斷文本,越過作者所給的信息,激活自己的大腦,而產(chǎn)生一些新的、熟悉的、濃縮的東西。批判性閱讀使讀者敢于挑戰(zhàn)作者的觀點,并考慮他是否會接受這些信息,以便得出自己的結論。
二、批判性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
。ㄒ唬 運用課內(nèi)閱讀材料,營造批判氛圍。
第一,巧妙設置引導問題,調(diào)動學生獨立思考的積極性。在閱讀文章之前,先讓學生瀏覽標題,向?qū)W生提出一些巧妙性并且接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思考問題,從而引導學生對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做個預測。比如NSEC選修六Unit 3 “A Healthy Life”,教師可以利用當前熱議的轉基因食品(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GMF)提出以下問題:
Do you think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 are healthy or not?
If not,what do you think is healthy food?
What should be done to live a healthy life besides eating healthy food?
這樣的導入,能使學生在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基礎上,積極參與討論,思考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什么,是否自己達到身心均健康,如何才能真正健康。另外,學生也主動地參與文本話題的預測。又如NSEC選修七Unit 4 “Sharing”中可提出:“After listening to the interview about Dr Mary Murray, we know that she worked for MSF and helped people in poor areas as a volunteer. Do you think whether people like Dr Mary Murray and Professor Fred Hollows should help those in poorer areas?”通過設置這樣的問題,學生可以進一步地思考人生的意義,對文章中主人公的行為進行思考與評價。
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所設計的相關活動可以喚起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激活學生長時記憶中相關的知識網(wǎng)絡,使學生明白閱讀的目標或任務,構建初步的、模糊的全文語義圖像,幫助他們建立“自上而下”的信息加工機制,使他們產(chǎn)生強烈的閱讀愿望和閱讀心理準備。
第二,鼓勵學生質(zhì)疑提問,為學生提供獨立思考的空間。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協(xié)調(diào)者,在閱讀教學活動中不宜面面俱到,應該引導學生對文章的觀點是否正確,事實論據(jù)是否真實、充足、可信等進行質(zhì)疑與評價,鼓勵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問題。如學完NSEC必修一Unit 2 “English Around the World”后,根據(jù)時下全國正在進行的英語教學及考試的改革,要求學生思考: “Why are English teaching and test being reformed?”,“Is English study not important to Chinese people any more?”學生可大膽地對英語學習的重要性提出質(zhì)疑,不要一味隨眾,而失去自己的批判性思維。這種在讀后設計的任務,旨在通過比較、歸納,演繹、評論等方法,對文章作進一步的分析,從而幫助學生更深層次地理解文章,幫助學生把抽象的閱讀材料形象化,使他們對文章有更清晰的理解。
。ǘ┻x定課外閱讀材料,引導學生質(zhì)疑。
在英語教學中,除指定的英語教材之外,教師還應該擴大英語閱讀范圍,確保給學生提供多樣真實的感興趣的閱讀材料。最能引導批判性閱讀的文本材料就是人人都認為應該批判性地閱讀的文章,尤其是一些報紙及廣播報道。通過大量補充性閱讀材料的閱讀,學生真正了解到社會各方面及媒體對同一主題的不同評論,并且?guī)е约旱囊蓡柸ニ伎迹踔量梢詫那澳骋惶囟ㄊ挛锍钟械目捶ㄟM行重新界定。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積極引導學生,使其在不同的評論中逐漸構建自己特有的觀點。教師在選擇英語閱讀材料時,應盡量選取既存在爭議又具有爭議的話題,這樣才能夠調(diào)動學生展開進一步分析、思考與解決不同問題的積極性,還能夠為批判性思維提供自由表達的空間,以積極鼓勵學生進行思考并且做出合理的回答。只有這樣,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才能得到更好的體現(xiàn)。
三、結語
英語閱讀是提高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一門重要課程,在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有著極為現(xiàn)實的意義。這就要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選用合適的閱讀教學材料,積極地尋求有效的教學策略和方法,以提高學生英語批判性閱讀的能力,培養(yǎng)提高學生對文本的批評鑒賞能力,充分發(fā)揮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意義建構者的積極作用。這樣的教學才能夠最大限度地發(fā)揮教師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極大地促進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
高中英語教學論文6
一、需要破解的教學難題
牛津高中英語教材在結構上的特色是以模塊來呈現(xiàn)教學內(nèi)容,每個模塊都由三個教學單元組成,每個教學單元又細化為七個板塊。這樣的結構安排讓教師、學生總能清晰地知曉教學的目標與任務,時時做到心中有數(shù)。在內(nèi)容上,牛津高中英語教材也有自己的特點,其選取的內(nèi)容與高中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聯(lián)系,有著鮮明的時代風貌,對啟迪高中學生的思想、培養(yǎng)高中學生的人文精神都有較好的幫助。在教材版式的設計上,牛津高中英語教材整體上色彩相對柔和,圖片、文字精心穿插,能在視覺上引起閱讀者的興趣,讓學生樂意翻閱。從這些方面來看,牛津高中英語教材的優(yōu)點是顯而易見的。在教學期間,筆者曾數(shù)次參加新教材使用培訓和新課程研討會,對牛津高中英語教材有比較深刻的認識,但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仍遇到一些難題,需要應對和破解。
難題之一:課時不夠,怎么辦?
依照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的要求,高中階段的學生首先要完成五個模塊的必修課程,然后完成六個模塊的選修課程。細分一下,一個學期就要學習完兩個模塊。筆者身在縣城中學,在學生整體英語基礎還不夠扎實的情況下,想要順利完成這樣的教學任務實屬困難。另外,在平常的教學中,我們還得擠出時間評講學生的練習和檢測情況。因此,筆者在安排課時的時候,總有時間不夠用的感覺。
難題之二:生詞量大,怎樣處理?
原先在使用老教材教學的時候,我們都熟知教材中的詞匯表。詞匯表里哪些是要會聽、說、讀、寫的四會詞匯,哪些是認讀詞匯,分得一清二楚,教師、學生都知道怎樣處理。牛津高中英語教材就不同了,它的詞匯不僅量大,還兼具龐雜、新穎的特點。統(tǒng)計一下,一個單元的詞匯量大多超過70個。值得一提的是,教材Wordlist 里收入的是單元閱讀文章、語篇練習涉及的生詞。實際上,教材里還有很多地方有生詞(如指示語、講解文字等),以至于有的學生看不明白題目要求,學習成效打了折扣。
難題之三:如何把握語法講解的深度?
在牛津高中英語教材里,各個教學單元都有Grammar and usage 板塊,用以集中介紹某個語法方面的知識或者語法體系。與原先教材有所不同的是,在牛津高一英語教材里就已經(jīng)有倒裝、虛擬語氣、分詞作定語等老教材里高二甚至高三才有的語法知識。對于這些語法知識,教師若是不講解,學生在理解文章上就會有困難;若是略加解釋,學生似懂非懂,仍然理解不透;若是深入講解,又找不到充裕的教學時間。在語法知識教學的深度與廣度上如何尋找平衡點,這是我們需要直面的問題。
難題之四:如何保證課題的開展?
牛津高中英語教材在每個教學單元結束時都安排了Project 板塊,這樣的設計對發(fā)展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確有好處。但是,在實際教學中,這樣的安排似乎很難落到實處。姑且不論學生在能力上是有差別的,就算是真的開展這些課題活動,學生能否有足夠的精力、充裕的時間投入其中?即便學生都完成了這些課題活動,身為教師的我們又該怎樣評價課題成果?這些都是需要我們思考、解決的問題。
二、改進教學的策略
面對教學中遇到的困難,我們首先要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改進教學方法與評價方式,進行開放式的課堂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同時,還要內(nèi)練苦功,敢于創(chuàng)新和突破,鉆研新教材,尤其是把握整個牛津高中英語教材的體系,不斷進行教學診斷和反思,探索新方法,做到“活”中求變。具體地說,筆者有以下幾點建議:
(一)轉變思想。我們要潛心研讀新課標、新教材,從學生能力發(fā)展的角度體會新教材對學生帶來的巨大幫助,堅定自己用好牛津高中英語教材的信心。在使用牛津高中英語教材的過程中,作為教師的我們難免要付出更多的心血。為了學生的長遠發(fā)展,這些付出無疑都是值得的。同時,我們也要主動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學理念。我們必須認識到學生才是課堂的主人,課堂上除了教師生動、透徹的講解,還要為學生的語言操練、語言交際活動留下足夠的時間。我們還要意識到,在如今的信息時代里,教師原有的知識已經(jīng)遠遠不夠用了,必須緊跟時代步伐,廣學博采,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結構,讓自己的知識儲備不再是“一潭死水”,而是源源不斷的“活水”。
。ǘ┏酝肝谋。為了在有限的課時里,最大化地提高教學成效,我們必須吃透文本,充分備課。具體來講,有五個步驟:一是把握整個單元。在新的教學單元開講前,先要研透該單元各板塊的內(nèi)容,從整體上掌握本單元的教學內(nèi)容、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再合理分配教學時間。二是捕捉教學靈感。高效的課堂離不開為師者富有智慧的教學靈感。“磨刀不誤砍柴工”。在設計課堂教學的.時候,我們可以閉目瞑思一下,尋找最能讓學生樂意接受的教學方式,并及時把想法寫在備課筆記上。三是通讀參考資料。配套的教師用書等參考資料可以多準備幾本,閱讀以后常能發(fā)現(xiàn)自己未曾想到的內(nèi)容,啟發(fā)并補充自己的教學,讓課堂教學更加全面。四是預先完成練習。教師課前下水完成與教材相配套的練習題,在練習的過程中能夠進一步了解到學生的學習需要,進一步完善課堂教學設計。
。ㄈ┱辖滩。新課程的教學理念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正如前文所述,牛津高中英語教材有著多方面的優(yōu)點,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但是,我們也必須認識到,各個學校的硬件、軟件條件是不一樣的,學生的學習水平、接受能力也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在使用教材的過程中,我們還要結合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材內(nèi)容膽大心細地進行刪減、補充與整合。在整合教材過程中,要堅持有利于學生能力發(fā)展的原則,對知識點有重復的地方,要求過高、脫離學生實際的地方可以略過,或者調(diào)節(jié)到以后適當?shù)臅r候再進行教學;對學生急需的知識,可以及時補充資料進行教學,做到靈活施教。
。ㄋ模┙枇虒W。面對信息量如此之大的牛津高中英語教材,教師若仍然沿用“一支粉筆一本書”的老式方法施教,顯然是無法完成教學任務的。好在當前多媒體信息技術已經(jīng)在各個學校全面普及。課內(nèi),我們可以充分發(fā)揮出多媒體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把視、聽元素有機地融進教學內(nèi)容中,讓課堂教學更加生動,更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為學生語言技能訓練提供更大的平臺。課外,我們也可以利用信息技術,不斷積累、更新知識,不斷提升教育教學的能力水平。
。ㄎ澹┩榛ブ。在當前信息時代里,我們不乏能得到許多專家引領的機會,如參加網(wǎng)絡在線繼續(xù)教育學習、觀看專家視頻講座等,這對轉變我們的教育教學理念確實有很大幫助。但是,專家們往往從教學方向、教學理念上作大的引領,具體到某一單元、某一課時甚至某一知識點的教學時,則更需要同組教師的互幫互助了。同組內(nèi),教師相互交流、分享對教材的獨到見解,可以相互取長補短。尤其是將教師精心設計制作、下載修改的課件集中起來共同分享,能夠節(jié)省教師們的許多課前準備時間,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高中英語教學論文7
【摘 要】英語是高中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一個至關重要的科目。然而,目前我國的高中教學論文" target="_blank">英語教學狀況普遍不容樂觀,極大的影響了學生對于英語知識的學習與掌握。本文從情境創(chuàng)設教學法出發(fā),通過分析情境創(chuàng)設法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實施的意義,闡述了英語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設有效教學情境的策略,希望有助于高中英語教學地順利開展。
【關鍵詞】 情境創(chuàng)設法;高中英語教學;應用
情境創(chuàng)設教學法作為當今較為流行的一種教學方法,不僅被教師在教學中運用得得心應手,還能夠充分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有助于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與掌握。目前,隨著國家對于高中學生英語學習要求的不斷提高,英語教師開始將情境創(chuàng)設的教學方法引入進英語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法為英語教學提供了極大的助益。本文通過分析情境創(chuàng)設教學法對于高中英語教學的重要意義,闡述了在高中英語課堂中有效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的相關策略,以求推動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水平的同步提升。
一、情境創(chuàng)設的教學方法對于高中英語教學的意義高中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情境創(chuàng)設教學法來開展課堂教學,主要是指教師依托英語教材,通過對高中學生的英語學習心理以及其具體的學習特點等進行分析研究,來創(chuàng)設一些與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以及學生的生活相關聯(lián)的情境,使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將自身對于知識的認知與學習的情感緊密結合在一起,引導學生產(chǎn)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以調(diào)動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積極性以及主動性的教學方法。具體而言,情境創(chuàng)設對于高中英語教學的意義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首先,情境創(chuàng)設教學法具有形象性及直觀性,能夠通過創(chuàng)設具體客觀的生活情境以及場合境地等來拉近學生與知識之間的距離。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學內(nèi)容的各個方面都可以通過具體的情境創(chuàng)設來直觀地展現(xiàn)給學生,從而使學生通過視覺以及觸覺達到對于知識的有效感知,幫助學生理解枯燥的英語理論知識。
而且,英語情境創(chuàng)設教
學還是一種快樂的教學方法,它致力于通過情境的創(chuàng)設活動來使學生獲得快樂,從而幫助學生快樂地學習。高中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與學生一起就某個話題來創(chuàng)設情境,能夠及時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使學生自發(fā)地參與到教學中來,引導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愉快自主地學習。
此外,情境創(chuàng)設的教學方法還具有情感與知識的對稱性質(zhì),能夠推動學生學習情感與理論知識有效對應,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達成對于英語知識的有效認知,避免對英語知識產(chǎn)生冷漠感。學生通過情境創(chuàng)設能夠在極短時間內(nèi)實現(xiàn)對于抽象知識的直觀把握,從而滿足自己英語學習的情感認知,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二、高中英語教師在教學中創(chuàng)設有效情境的相關策略教學情境的有效創(chuàng)設對于高中學生的英語學習而言,是一種極為有益的學習方法,它能夠極大地推動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因此,英語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通過合適的方式來構建教學情境,推動情景創(chuàng)設教學法作用的發(fā)揮。
具體而言,高中英語教師可以通過以下幾方面的策略實施對于英語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一)調(diào)動可用教學資源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高中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創(chuàng)設有效的.教學情境,最便捷的就是使用有效的教學資源來進行創(chuàng)設,充分拉近學生與情境逐漸的距離,使學生能夠真正地參與到學習中來。首先,英語教師可以通過挖掘教材中的圖片、生活中的實物、具體的學習故事,或者是幻燈片和網(wǎng)絡教學圖片等來進行構建,教師將這些與學生距離較近又能夠滿足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資源整合起來,搭建一種情境,在最大程度上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使學生主動地加入到教學中。
比如,英語教師在教學生學習高中一年級Module4Unit2《The Olympic Games》時,教師可以通過使用多媒體播放運動會頒獎的某一情節(jié),向?qū)W生講述delighted、be delighted to do sth、honour、excite、hang on等單詞和詞組,讓他們通過觀看運動員在接受頒獎時所呈現(xiàn)出的激動表情,去加深對于詞匯的記憶力。
再者,英語教師
還應該在教學中將一些復雜的教學資源轉換成直觀易懂的教學資源,為學生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比如,教師在開展新的語法知識教學時,可以采用角色扮演以及游戲等方式,引導學生對所學知識做到直觀把握。
(二)通過課堂互動交流構建教學情境英語學習水平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學生的口語表達,只要敢于使用英語進行交流,學生的英語水平一般都不會太差。因此,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可以通過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來有效構建教學情境。比如,英語教師在教學生進行聽力訓練的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使用多媒體播放當時很受學生喜愛的電影視頻等,來與學生就某個話題進行互動交流,使學生自主的融入到英語聽說的環(huán)境中去,從而減輕學生對于聽說的恐懼感,使學生在學習中能夠真正地達到從心理上接受英語知識。
(三)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的不同構建教學情境高中英語教師在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的過程中,還應該通過分析教學內(nèi)容對于不同的情境的適應性,來構建具體可行的情境教學方式。
比如英語教師在開始上高中一年級Module1Unit1《School life》時,可以通過在課堂中創(chuàng)設一種學生新進入高中校園而談論他們對high school life的向往和感受的情境,讓學生分別就進入校園的感受,以及他們和教師同學之間相處的感覺等等,去談論“what is yourdream school life like?”等類似的話題,以增加他們對英語表達的興趣。通過將教材與情境方式進行有效地結合,教師才能夠真正構建出有效的教學情境。
情境創(chuàng)設的教學方法具有諸多適合高中英語教學的特征,能夠極大地推動學生在學習中思維的有效發(fā)展,使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提升。因此,高中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有意識地構建適當?shù)慕虒W情境,以此帶動教學活動的開展。
高中英語教學論文8
【摘要】近幾年來,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以及科學技術的提升,多媒體技術已經(jīng)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社會也逐漸演變成信息化的大學堂,很多教師也開始將多媒體技術引導課堂中來,進而達到提升課堂教學質(zhì)量、改善課堂教學氛圍的目的。接下來,本文將結合在教學中引入多媒體技術的意義,探討多媒體環(huán)境下高中英語課堂的教學模式。
【關鍵詞】多媒體環(huán)境 高中英語課堂 教學方法
一、引言
眾所周知,多媒體技術具有集文字、圖像、音頻以及視頻于一體的功能,恰好滿足英語的聽說讀寫多方面不同的要求,因此,很多教師開始將多媒體技術引入到課堂教學中來,進而有效地改善課堂的教學效果,而若想實現(xiàn)多媒體技術在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必然離不開準確的教學方法的實施。由此可見,研究多媒體環(huán)境下高中英語課堂的教學方法勢在必行。
二、在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引入多媒體技術的意義
1、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傳統(tǒng)的教學環(huán)境下,教師大都是開門見山,一打鈴一進門就直接開始講課,沒有任何的導入,也沒有任何的鋪墊,且在教學過程中沒有實現(xiàn)多樣化的教學方法的使用,往往是成年累月下來就使用單一的一種教學方法,教學內(nèi)容也極其單一,進而導致學生對于所學習的內(nèi)容提不起興趣。而在多媒體技術的參與下,課堂教學實現(xiàn)了多樣化,例如,有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會采用PPT課件代替?zhèn)鹘y(tǒng)的板書式教學;還有的教師在課程開始之前會利用多媒體軟件播放一系列的與課堂教學內(nèi)容相關的圖片或者是視頻,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
傳統(tǒng)的教學環(huán)境下,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大都以自己作為課堂教學的中心,整個課堂下來都是教師的一言堂,學生只扮演聽眾的角色。新課改背景下要求課堂教學要求以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中心,要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因此,很多教師開始采用多媒體技術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
3、提升課堂的.教學效果以及教學質(zhì)量。
傳統(tǒng)的教學環(huán)境下,教師遇到重難點的內(nèi)容,大都是采用板書式教學,在黑板上陳列重要的教學內(nèi)容,這樣一來,不僅會因為板書而浪費大量的教學時間,滿黑板的英文字母更是會讓學生感覺視覺疲勞。在多媒體技術的參與下,教師開始采用PPT課件代替原有的板書教學,既可以節(jié)省時間,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又可以采用這種新穎的方式減緩學生的視覺疲勞,同時,教師還可以將這些PPT課件拷貝給學生。這樣一來,學生不必擔心會遺漏重要的教學內(nèi)容,二來也方便學生復習,最重要的是學生若是有沒有聽明白的地方可以在下課時尋找到對應的部分,直接問老師,這樣既方便又快捷,再也不用因為黑板被擦了而擔心找不到對應的教學內(nèi)容,進而大大提升了課堂的教學質(zhì)量。
三、多媒體環(huán)境下高中英語課堂教學模式探析
1、情景設置教學法。
傳統(tǒng)的教學環(huán)境下,教師在開始講解教學內(nèi)容之前沒有任何的導入,大都是直接開始講解,進而導致學生根本不了解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nèi)容就開始聽課,從而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而多媒體教學環(huán)境下,教師采用情景設置法進行教學實現(xiàn)教學內(nèi)容的導入。例如,在講解《HealthyEating》這一節(jié)內(nèi)容之前,教師可以先利用多媒體課件播放一系列的美食的圖片或者是視頻。這樣一來,一方面這些美食的圖片或者是視頻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也可以起到導入的作用,進而讓學生了解到本節(jié)課所要學習的內(nèi)容是與美食相關的,最重要的是,這種情景設置教學法可以將學生的思緒由課外拉到課內(nèi),進而起到提升教學效果以及教學質(zhì)量的目的。
2、師生互動教學法。
多媒體教學環(huán)境下,為了實現(xiàn)以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中心,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改善課堂的教學氛圍,教師會采用師生互動教學法進行教學,例如,教師會在教學過程中設置“bingo”游戲,將所學習的單詞或者是詞匯放在九宮格中,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讓學生根據(jù)提示尋找對應的單詞,例如,南瓜派這個詞,學生根據(jù)提醒以后尋找到“南瓜派、Pumpkinpie、n.(名詞)”這三組對應的答案并連在一條直線上的則屬于“bingo”獲勝者。這樣一來,不僅可以增強師生之間的活動,還可以強化學生對于單詞的學習以及記憶。除此之外,在講解外課文以后,教師還可以采用“5W”法對學生進行提問,一方面可以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另一方面也可以知道學生對于所學內(nèi)容的了解情況。
3、開放式教學法。
除了以上教學方法以外,教師還可以采用開放式教學法進行教學,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學生講、教師聽”的教學模式,例如,在講解《BodyLanguage》這一節(jié)教學內(nèi)容之前,教師可以先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每個小組三至五個人,分別要完成課文的預習、課件的制作、課件的講解以及教學問題的設置等任務,在課程開始之前,教師可以事先找一組同學到黑板展示所涉及的教學課件,并根據(jù)教學課件扮演“小教師”的角色開始授課,最后由教師進行點評以及指導。采用這種全新的教學模式,既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以及主動性,又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各方面的綜合能力,可謂一舉多得。四、結論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采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無論是對于學生的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還是對教學質(zhì)量以及教學效果提升都是具有一定的意義以及影響的,希望在本文的相關的建議的幫助下,我們的高中英語課堂教學可以越來越好,早日實現(xiàn)教學的高質(zhì)量化以及高效率化,進而為我國的教育事業(yè)作出一定的貢獻。
參考文獻:
[1]馬麗芳.多媒體輔助高中英語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D].東北師范大學,20xx.
[2]陳志勇.多媒體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的高中英語閱讀課教學模式探索[D].華東師范大學,20xx.
高中英語教學論文9
英語是高中階段的一門基礎課,在高中階段,由于英語知識學習的范圍廣,難度深,導致學生們在英語學習過程中遇到了各種各樣的障礙,一談到英語有些學生就表現(xiàn)出反感的情緒。由于學生對英語學習的態(tài)度,致使英語課堂的教學效率低下,從英語教學的整體來看,當前高中英語教學的整體水平不高,學生們對英語學習沒有形成正確的認識。作為一名高中英語教師,要正視當今英語教學的現(xiàn)狀,并結合本校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找到解決英語教學問題的對策。只有教師積極改進和探索,才能夠從根本上解決當前高中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水平。筆者在多年的高中英語教學中經(jīng)過研究和實踐,對當前高中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形成了大體的認識,并且結合教學問題積極尋求解決對策,經(jīng)過實踐找到了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對策。下面,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體會,就當前高中英語教學工作,談談自己的認識。
1當前高中英語教學的現(xiàn)狀
英語在我國作為第二語言,學生們學習起來必然會遇到問題,如果教師不及時加以解決,就會讓學生在英語學習之路上感到越來越困難,從而影響課堂教學的效率。筆者在多年的高中英語教學實踐中發(fā)現(xiàn)了當前高中英語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保辈恢匾曈⒄Z學習。
由于英語在我國是第二語言,學生們平時接觸英語的機會較少,他們接觸英語最多的場所就是課堂上,因此,學生們體會不到英語學習的實際意義,缺乏英語學習的動力。高中階段,高考是學生的主要目標,他們在英語學習上不能有所收獲,自然會放棄英語學習,把時間和精力放在其它科目的學習上。
1.2英語課堂枯燥乏味。
在應試教育和高考的壓力之下,教師感到自己的責任重大,只有把學生送入高等學府才算是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因此,在高中英語教學上,教師還是不能擺脫傳統(tǒng)“灌輸式”、“填鴨式”教學模式的束縛,一心想把自己所掌握得一切內(nèi)容傳授給學生,只有學生成績提高了,教師才會有成就感。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之下,課堂教學氣氛沉悶、枯燥、乏味,學生們不能提起英語學習的興趣。
。保硾]有英語學習的信心。
由于長期在英語學習上受阻,學生們在英語學習上花費了不少的精力和時間,但是卻不能取得預想的效果,付出和收獲不能成正比,讓學生感到深受打擊,他們逐漸在英語學習上失去了自信,開始逃避英語學習,從而使學習受到了影響。
2高中英語教學的策略
。玻眹L試應用現(xiàn)代教學技術。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fā)展,現(xiàn)代信息技術和網(wǎng)絡技術得到了迅速的發(fā)展。在當今時代,計算機技術在各行各業(yè)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由于計算機技術在教育教學領域中的運用,其在教學領域中的作用也日益凸顯出來。尤其是在多媒體技術出現(xiàn)之后,課堂教學效果有了明顯的提升。通過在英語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課堂教學,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了有效地提高。在多媒體環(huán)境下,教師可以通過多種形式展示教學內(nèi)容,通過文字、聲音、圖像、動畫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們在圖文并茂、聲色結合的情境中感受英語知識,學生們能夠被形象、逼真的教學內(nèi)容所吸引,在多媒體課堂上學生們的表現(xiàn)活躍,課堂教學氣氛輕松,使課堂教學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在學習《TheOlympicGames》這一單元的教學內(nèi)容時,為了更好地活躍課堂教學的氣氛,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讓學生觀看和奧運會相關的影音資料,并讓學生結合自己的喜好等情況談談自己對奧運會的認識,從而有效地引入到新內(nèi)容的學習當中。
。玻碴P注全體學生的共同進步。
每個學生都是課堂教學的主人,在新課改下進行課堂教學,教師要做到促進全體學生的'共同進步。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往往過分注重優(yōu)等生學習成績的提高,使部分學生受到忽視。這種從部分學生出發(fā)組織課堂教學的方法必然會影響課堂教學的質(zhì)量,讓一部分學生放棄英語學習。作為一名英語教師,要關注到每位學生的發(fā)展,調(diào)動每一位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每一位學生都充分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當中。只有讓每位學生都感到自己在課堂教學中得到了尊重,他們才會有更多的自信,才會有在學習上前行的動力。不管是在平時,還是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僅要關注優(yōu)等生和中等生,對學困生教師還要給予更多的關注。只有學困生得到了教師的關愛,他們才會漸漸消失自卑的心理,才會逐漸增強英語學習的信心,使英語學習成績不斷提高。
。玻尺\用直觀教學法。
高中生正處于身心發(fā)展的重要階段,雖然學生們在各方面都日益成熟,但是,他們的抽象思維能力還有一定的欠缺,但是形象思維能力較強,對直觀的事物比較敏感。如果在教學中教師能夠采用直觀的教學手段進行課堂教學,學習效果一定會有所不同。以詞匯教學法為例。英語詞匯是英語學習的重要內(nèi)容,也是英語學習中的一個難點。在高中階段,英語詞匯量加大,詞匯的難度增加,學生們最厭煩的就是記英語詞匯。有時候?qū)W生們花費了很多時間學習英語詞匯,但是效果不佳,影響了學生英語詞匯的學習興趣。如果教師能夠采取直觀的教學方法,如實物教學、圖片教學、動作教學、多媒體教學等,讓學生獲取直觀上的認識,就會使英語詞匯學習的效率有明顯的提升。英語作為一門重要的學科,在英語教學中激發(fā)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調(diào)動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是十分必要的。在英語教學之路上教師一定要不斷創(chuàng)新,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選擇科學的教學手段,使學生的英語水平有明顯的提升。
高中英語教學論文10
【摘要】語言是交際的工具,是文化的載體。由于各個國家的歷史發(fā)展和價值觀念的不同,其文化也存在著差異。在英語教學中,讓學生了解這些文化差異,豐富文化背景知識,對于語言的學習和進行跨文化交際都是十分有必要的。
【關鍵詞】文化滲透;課程標準;詞匯滲透;語法句法滲透;研究性學習
一、 英語教學中文化滲透的必要性
文化是一種復雜的社會現(xiàn)象,各個社會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語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傳播工具。文化因素是影響語言理解的重要因素,英漢文化差異直接影響中國學生對英語語言的理解。接觸和了解英語國家文化有益于對英語的理解和運用。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能力,逐步滲透文化知識的內(nèi)容和范圍,提高學生對英語的理解與把握。
教育部頒布的《中學英語新課程標準》已把“提高對中外文化異同的敏感性和鑒別能力,進而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 列入中學英語課程的內(nèi)容和目標之中。如何提高學生對英漢文化差異的敏感性和鑒別能力,是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擬對中學英語教學中文化的滲透談幾點看法。
二、文化滲透的內(nèi)容和目標
《英語課程標準》指出,文化主要指英語國家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tǒng)習俗、生活方式、文學藝術、行為規(guī)范和價值觀念等。所以教師要在課內(nèi)外著重上述文化內(nèi)容的滲透!稑藴省芬擦谐隽嗽诟咧杏⒄Z學習階段要達到的七、八級目標,其中七級為必須達到的目標。以下是七級目標描述:
1、理解英語中的常用成語和俗語極其文化內(nèi)涵;
2、理解英語交際中的常用典故和傳說;
3、了解英語國家主要的文學家、藝術家、科學家、政治家的成就、貢獻等。
4、初步了解主要英語國家的政治和經(jīng)濟等方面的情況;
5、了解英語國家中主要大眾傳播媒體的情況;
6、了解主要英語國家人們與中國人生活方式的異同;
7、了解英語國家人們在行為舉止和待人接物等方面與中國人的異同;
8、了解英語國家的主要宗教傳統(tǒng);
9、通過學習英語了解世界文化,培養(yǎng)世界意識;
10、通過中外文化對比加深對中國文化的理解。
三、英語教學中文化滲透的策略
要提高學生對英語的理解能力,要想使學生比較充分地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教師在教學中必須采用多樣的方式,勇于創(chuàng)新,不斷嘗試,適時地持續(xù)地進行文化滲透。
。ㄒ唬┏浞滞诰蚪滩模谡n堂教學中適時地滲透文化因素。
1. 詞匯滲透
詞匯是語言中最活潑、最具生命力的成分;它最能體現(xiàn)社會的和時代的變化。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有些英語詞匯與漢語詞匯并不能一一對應。想要恰當?shù)剡\用這些詞匯,先要很好地理解它們的文化意義。例如,英語中的“dog”并不是都要譯成“狗”。 lucky dog (幸運的人),big dog(大亨,要人),clever dog(聰明的小孩,伶俐的小伙子),Every dog has his day.(人人皆有得意時)。而在一些漢語詞匯中狗卻帶有貶義,如走狗、狗腿子、狗眼看人低、狗仗人勢等。另外,顏色詞在中西方文化中代表的含義也不盡相同。我們說的“紅茶”是英語中的black tea 而不是red tea,紅糖是brown sugar,不是red sugar, black coffee 是“不加牛奶的咖啡”,green hand指的.是“新手”,He looks blue.(他看上去情緒低落。) 我們在學習時切不可望詞生義,引起交際誤會。
2. 語法、句法的滲透
漢語句子注重意合,英語句子重形合,比較注重句子結構上的完整和邏輯上的合理。我們看一看下面的例子:Children will play with dolls equipped with personality chips, computers with inbuilt personalities will be regarded as workmates rather than tools, relaxation will be in front of smell television, and digital age will have arrived .譯文:兒童將與裝有個性芯片的玩具娃娃玩耍,具有個性內(nèi)置的計算機將被視為工作伙伴而不是工具,人們將在氣味電視前休閑,到這時數(shù)字時代就來到了。這句英語是由四個獨立句構成的并列句,前三個句子都用簡單將來時,最后一個句子用的是將來完成時,句子之間的關系通過時態(tài)、逗號和并列連詞 and 表示得一清二楚。而漢語譯文明顯就是簡單的敘述,至于句子之間的關系完全通過句子的語義表現(xiàn)出來:前三個句子可以看成是并列關系,最后一個句子則表示結果。我們在理解英語長句時就要分析出句子的結構,找出句子的主謂賓核心,把長而復雜的句子拆分為幾個短句。
。ǘ﹦(chuàng)設交際情景,滲透口語文化
英語教師要設法營造英語學習環(huán)境,隨時隨地盡可能多地在日常生活中提供使用英語的條件。簡單的英語問候如:“How are you?” 可以用“I’m fine.”“Thank you/ Fine, Thanks.”來答,教師可引導學生還可用:“I’m OK.”“I’m all right.” “I’m not very well.” “I feel terrible.”等。在分發(fā)作業(yè)時,教師可說“Here you go!” (你自己來拿) 代替 “Here you are!” 還有“No way! ”(沒門) ,I did it./ Got it.(我得到了/我做到了/我成功了),Told you that so.(早就告訴過你 ),Just kidding. (只是開玩笑),You can make it.(你能行)等常用的口語教師要經(jīng)常性地引導學生說,久而久之,潛移默化,能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口語水平,最終提高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
。ㄈ┙Y合多媒體,拓寬滲透途徑
多媒體教學已是日常教學中不可缺少的教學形式。教師可以結合教材,指導學生通過聽英語廣播,觀看原版英語電影等形式,直觀地快速有效地理解和領會相關的文化知識,并提英語聽力水平。在學習外研版第六冊Module2 Fantasy Literature 時,我組織學生觀看了Star Wars 影片第一部,讓他們了解科幻片,極大地激發(fā)了他們的科學興趣,促進了英語學習。在學習第八冊Module1 Antarctica 時,為了讓同學們更好地了解南極惡劣的氣候條件和地理風貌,我給學生放映了大型紀錄片《帝企鵝日記》,真實、地道、新穎的語言材料不僅拓寬了他們的文化視野,而且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興趣。
。ㄋ模┎贾醚芯啃匀蝿,開展合作學習
新課標倡導研究性學習,使學生在“做事”的過程中習得語言知識和技能。因此,教師在單元教學中適時地布置一些實踐探究性任務,讓學生在體驗中學習外國文化。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選擇感興趣的內(nèi)容,確定課題,制定計劃,進行研究、分析和討論,最終呈現(xiàn)研究結果。在學習外研版第五冊Module1British and American English 時,讓學生以4、5個人為一組,分析比較英式英語和美式英語的異同。在完成此任務過程中,學生不僅加深了對英美兩種英語的了解,并且通過小組合作,培養(yǎng)了動手能力。
四、結束語
語言和文化是相互作用,互相影響的。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可能教好語言,也不可能學好語言。在語言教學中教師要持之以恒,把握文化滲透的時機,注意文化的差異性,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有意識地提高學生的文化意識,提高對英語國家文化的敏感性。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xx.
[2]外研版教材,第五冊、六冊、八冊.
[3]戴凡.《文化碰撞》.上海外教社,20xx年.
高中英語教學論文11
動態(tài)生成性課堂教學研究是我們提高課堂教學的源泉,教育工作者要師陶研陶,深刻領會像陶行知、葉瀾等教育家的教育理論,不懈地學習和努力,不斷地追求和探究。本篇高中英語教學論文,通過動態(tài)生成性這一先進理念,嘗試提供更多的課堂互動,提高教學效果。
一、動態(tài)生成性課堂教學的理論依據(jù)
“動態(tài)生成性教學”是陶行知先生“教學做合一”“生活即教育”和葉瀾教授“新基礎教育”理論在實踐中的具體應用、體現(xiàn)和發(fā)展。它是教師根據(jù)學生實際和課堂情境對預定的教學進程、策略、方法等進行及時調(diào)整以使學生的生命和個性得到充分張揚和發(fā)揮的、尊重學生主體作用并使學生主動和積極參與的教學過程。
二、高中英語課堂中“動態(tài)生成”的實踐
教學活動具有復雜性和多變性,精心的預設是上好課的基礎,也是動態(tài)生成的'起點!邦A設”為“生成”做準備,“生成”是“預設”的終極目標。實現(xiàn)動態(tài)生成,要從兩方面入手:一是精心預設;二是抓住動態(tài)生成的時機,使互動最大化,使學生主動性發(fā)揮最大化。
。ㄒ唬┚念A設,為“生成”做準備
1.認真鉆研教材。人教版高中英語選修6 Unit 1Art, 第二課時閱讀導學案預設“Lead in(導入)”“1.Brain Storm (頭腦風暴,集體研討) Question:Can you list some forms of art? Answer:painting,dance,opera,literature,music,photography,paper cut,etc.”。此預設使大腦開闊, 其答案用圖片導讀有利于對課文的理解。
2.全面了解學生。該導學案預設“Lead in(導入)”“2.Show typical pictures (展示典型圖片)”,增加了課本中沒有的內(nèi)容,如齊白石和徐悲鴻的作品圖片, 看看學生對本國著名畫家的了解程度。
3.及時調(diào)整“預設”,為“生成”創(chuàng)造條件。該導學案增加了導入時間, 如“Lead in (導入)”中“3.Read the passage as quickly as you can and get a general idea of the passage. 由原來的5 分鐘增加到7 分鐘, 這樣給學生更多的時間閱讀,以便導入更多的信息,為“生成”創(chuàng)造條件。
。ǘO力發(fā)揮課堂的動態(tài)生成性
在教學中,預設是必要的,但歸根結底,“預設”要為“生成”服務,以能夠最大限度地發(fā)揮課堂的動態(tài)生成性為最終目標。
1.動態(tài)生成性課堂給教學賦予了“生命性”和“生活性”。該導學案預設“二、Output(輸出)4.Fill in the chart ”,改進書本上原有的表格,師生互動共同形成新的表格,充分體現(xiàn)了動態(tài)生成性。這樣有利于學生主動性的發(fā)揮,加上教師的評價,便于學生自我檢驗,師生及生生合作、交流對話、心靈碰撞,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作用,成為課堂主人,強化課堂動態(tài)變化的本質(zhì),進一步落實了生本教育理念。
2. 動態(tài)生成性課堂把教師作為了客體。該導學案預設“二、Output(輸出)4.Fill in the chart ④Ask a student the time and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forth period 和Teacher Evaluate”,教師作為動態(tài)生成的客體,充當學生知識、能力、情感生成的催化劑,讓學生作為動態(tài)生成的主體,充分發(fā)揮主動性,自我總結出本文闡述的西方文化藝術的四個階段及其藝術家和代表作,促使課堂教學向深、廣、遠、未知方向挺進。
3.動態(tài)生成性課堂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為目標。該導學案預設“二、Output(輸出)5.The further comprehending(加深理解)”,通過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對三個極具創(chuàng)造性和挑戰(zhàn)性的問題展開討論:
。1)什么影響了藝術的發(fā)展?
。2)隨著現(xiàn)代技術的發(fā)展,藝術繪畫會消失嗎?
。3)在這四種繪畫中,你喜歡用哪一種風格的繪畫裝飾你的床頭?這種討論有利于調(diào)動學生大膽思考主動參與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充分體現(xiàn)了根據(jù)學生實際和課堂背景對預定的教學不斷進行調(diào)整,使學生的生命個性充分張揚和發(fā)揮,知識層次獲得更好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
4.強化學生生命主體作用,引導學生經(jīng)歷“再創(chuàng)造”。該導學案在最后設定看圖聽音樂,與其說是個預設,倒不如說是注重學生的學習體驗,引導學生經(jīng)歷“再創(chuàng)造”過程。音樂和繪畫的完美結合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和提高學生的欣賞能力和水平,使學生獨立思考、積極參與、開發(fā)創(chuàng)新,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滿足學生探求的欲望,展現(xiàn)課堂發(fā)揮的生成性和課下拓展的再造性。
三、研究成效
通過動態(tài)生成性課堂實踐,教師有效地組織學生深入探究課堂問題,抓住時機促成動態(tài)生成,充當學生知識、能力、情感生成的催化劑,主動構建“ 動態(tài)生成性” 教學課堂,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yè)化水平,使教學成為生動活潑、主動而富有個性的生命發(fā)展的歷程。
通過動態(tài)生成性課堂實踐,學生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使生命個性充分張揚和發(fā)揮,知識層次獲得更好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提高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
在實踐中進一步探究和挖掘先進理論的真諦,強化教師的“催化劑”作用,尊重學生的主體作用,適時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注重提升,推進動態(tài)生成性課堂高層互動。
高中英語教學論文12
摘要:在語言實踐的活動中,文學鑒賞是一種高層次的活動,除了使得一個人的語言感悟能力得到提高,也培養(yǎng)了學習者在“交際、意識、民族的差異、敏感性,以及人文的素質(zhì)等方面的培養(yǎng)。在高中英語的教學中,傳統(tǒng)的界限需要不斷突破,視野需要拓寬。在教學中,可以充分融入英、美文學評價的價值,使學生對于文學評價的能力得到培養(yǎng)和提高。
關鍵詞:高中英語;作用;探究
一、文學作品鑒賞對于高中英語教學的重要作用
。ㄒ唬⿲W生興趣培養(yǎng)的作用
學生對文學作品的欣賞,其實屬于一種藝術再現(xiàn)的過程,而學生在欣賞時,與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相聯(lián)系,從而展開對文學、作品的想象與理解,加上自己的情感體驗融合其中,從而能夠深深地體會文學作品中的藝術形象,領略到作品中的文化情境,感受英文語言帶來的影響。
。ǘ┎粩嗵嵘咧袑W生對英語閱讀的能力
對英文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感覺最難的就是閱讀理解。在平時練習中,英語教師讓學生多閱讀一些英、美文學的著作,從著作中可以理解、感受他們的文化、習俗,逐步提高對英文閱讀的.理解的能力,對文章有個整體把握。
。ㄈ┨嵘龑W生的英語寫作水平
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與文學、歷史和文化修養(yǎng)緊密結合,有了英美文學史、文學理論和文化的前提下,學生所進行的寫作技術訓練,就是在一個有著文化和文學積累的層面的基礎之上進行的。教師在教授時,學生對其記憶與再表述,也是借助于相應層面的表達能力而完成的。
。ㄋ模┡囵B(yǎng)國際化人才的需要
要培養(yǎng)國際化的人才,就必須擁有較高的外語水平和對異國文化的了解,這是必備的基本素質(zhì)。學習英美文學,可以讓學生在一定的程度上更加深刻地認識西方文化、他們的視野也會變得更加開闊。
二、英、美文學知識,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滲透的具體措施
。ㄒ唬┯⑽挠耙曎p析地合理應用
教師結合課本知識選擇一些優(yōu)秀的英文影視作品,讓學生學習英美的文化、風土人情,使得學生對這些國家的文化知識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從而能激發(fā)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比如,《最藍的眼睛》《秀拉》等作品能有效地幫助學生,對文化沖突、概念的理解。但在具體的課堂操作中,要把重點放在閱讀上面,對于文學的知識、文本的分析作為一個輔助的方面。
。ǘ┙o學生創(chuàng)造機會學習文學鑒賞的能力
廣泛意義上的能力是指:“在實踐、活動之中,逐漸養(yǎng)成一種能實現(xiàn)一定活動的技能。對于學生來說,在閱讀中能夠最初去感知文中的大意,逐漸養(yǎng)成好的學習方法。在實踐之中,往往不能確定他們是否掌握了一定的方法用于學習,或者是否能夠運用這些方法在活動中。因此,不僅僅針對課文之中的閱讀部分,還是關注學生對課文的一些題目進行審題的方法,最終為了學生能夠很好地去體會課文的真正內(nèi)涵,以及理解作者的寫作目的,通過對課文仔細地分析、了解,從而逐漸總結、歸納出英語閱讀方面的規(guī)律,即精華部分。最終促進學生的自主、探索等能力被更進一步得到提高。一切措施,均是為了把學生在閱讀方面的能力提高。所以,對學生來說,通過課外的閱讀來提高能力,或者通過讀一定數(shù)量的讀物、課外的讀物等來進行。這樣,學生不僅學習了在課文中的一些語言方面的知識,還能讓學生更多去體會課外的知識,最終促進學生在智力方面的發(fā)展,以及提高他們在自學方面的能力。
。ㄈ﹦(chuàng)設學習文學作品的真實情景
一般而言,在高中英語的教學階段,對于教師來說,要設計一個能夠吸引學生學習的情境,能夠提升學生的積極性。因此,教師就要多進行相關的思考了,怎么樣才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可以將枯燥、靜態(tài)的劇本,要以學生的身份去扮演、展示,這樣一來,學生在學習方面的熱情被激發(fā)起來,使其能夠主動地參與進來,讓他們自己體會身臨其境的感覺,深刻地感悟著當時的文化情景,更加對文學作品有了自己的理解。
(四)采用現(xiàn)代電子媒介,深化文學名著的評價教學
在高中英語學習時期,對于學校,應開設多方面的“英語世界、文學名著等鑒賞于評價”等課程,讓學生在閱讀、分析、鑒賞當中對英語世界文學名著進行評價,使得學生在英語閱讀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也促進學生在文學鑒賞、評價等方面的能力。同時,把學生在文學方面的審美能力發(fā)展了,培養(yǎng)了學生的素養(yǎng),包括文學的鑒賞、評價、創(chuàng)新等方面。從內(nèi)容上來看,從希臘神話到西方現(xiàn)代主義文學,包括歐洲文學傳統(tǒng)、文學流派、西方文學源流、演進的過程?偠灾,在高中英語文學評價、應用的教學與研究中,需要突破傳統(tǒng)語言的研究模式,在傳統(tǒng)語言教學的內(nèi)涵、研究層面得到拓寬,從縱向和橫向方面不斷拓展;開展具有“多科性和跨學科”的研究,或從文學、文化、心理學、語言學等方面,開辟出一條新的、具有研究性質(zhì)的領域與課題,來發(fā)展學生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適應時代發(fā)展的需要,提高新時代高中英語在文學教學、研究、評價、應用等方面的水平。
作者:哈靜 單位:河北懷來縣沙城中學
高中英語教學論文13
【摘要】本文著重從提高高中英語教學效果方面進行探討。
【關鍵詞】英語高中 提高 策略
現(xiàn)在高中英語教學忽視“寫”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訓練,教師重視“聽”、“說”的訓練,對學生“寫”的內(nèi)容安排得很少,并且指導不夠。教師在教學中忙著完成教學任務,并不去過問寫作這個費時費力的教學活動,將教學重點放在語言知識上,在語言上下功夫,對學生進行孤立的字、詞、句的講解和訓練。
學生不再重視英語寫作,英語寫作能力不高。教師應該怎樣進行高中英語教學呢?
一、教師要挖掘?qū)W生綜合因素,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在教學中,很多學生對英文寫作很消極,沒有寫作興趣,很多學生覺得自己不會寫,不愛英文寫作。教師要充分挖掘?qū)W生的英語寫作興趣。
比如學生喜歡聽流行歌曲,那么教師的英語教學就可以從學生聽寫英文歌曲開始,讓學生跟著磁帶聽,并且快速記下歌詞,教師不斷給予鼓勵和支持,學生就是在這種快樂的教學氛圍中開始進行寫作練習的,從開始走向?qū)懽鞲叻濉?/p>
教師還要對英語教材進行全面的重組,比如在新的單元學習過程中,學生寫作短文很困難,高中英語教師可以遵循自己的認知規(guī)律和教學思路來進行重新組合任務,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英語教材,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英語思維。在任務重新組合的過程中,學生就很開心很高興地完成了單元寫作任務。教師可以出示一組圖片,讓學生討論圖片中的故事和情節(jié)發(fā)展,編寫故事,表演節(jié)目,學生逐漸從有很大難度到很小難度過渡。
教師可以將所編寫的故事讓學生進行表演,進行任務重新組合,教師可以讓學生聽故事,讓學生反復聽故事,提醒學生故事的開始、發(fā)展、高潮、結束。教師可以在學生寫作之前進行“聽”的訓練,教師可以安排讓學生反復聽故事,并提醒學生注意故事的開始、發(fā)展、高潮、結束等。教師通過學生聽的過程,獲取有效信息,不斷處理信息,熟悉掌握的信息,認真分析問題,專心解決問題,學生對劇本就有深刻而全面的了解。此外,在學生的英語寫作的過程中,英語教師可以和學生一起分析人物的特點,設計故事結尾,讓學生通過閱讀、討論和表演,來進行戲劇創(chuàng)作。
通過這些方法來激發(fā)學生對于英語劇本的寫作能力和表演興趣。在這個基礎上,學生可以創(chuàng)造出各種各樣的背景和情境,自編自演,學生可以以小組為單位選好題材,用課余時間進行編輯和排練。每個學生都是有自己的任務的,學生經(jīng)過集體創(chuàng)作,認真表演并當評委,篩選出優(yōu)秀的演員和評委。類似的.很多創(chuàng)造性的活動的開展,打破了照本宣科的單調(diào)性,教師可以從學生的“學”的角度來進行教學活動的設計,學生就會有明確的教學目標的設計,形成持續(xù)的教學互動。學生在聽、說、讀、寫的訓練中,學習的積極性得到了鍛煉,學生參與活動和表演的樂趣得到了增強,學生的成就感得到了滿足,這些都為課堂注入了新鮮的活力和血液,也讓學生的自主性學習能力得到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在不知不覺中得到了調(diào)動和提高。
二、師生要共同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提高個人寫作興趣寫作能夠讓人產(chǎn)生學習欲望,教師在教學中不能只顧自己寫,還要讓老師批改。
學生可以兩人一組或者幾個人形成一個小組,通過討論合作完成寫作。學生的合作學習并不只是一種策略,更要求組員經(jīng)過思想交流,來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在學生的寫作教學中,教師可以經(jīng)過組員分工來完成寫作任務,比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英語劇本寫作,要求每個小組成員寫一些句子,組員之間輪流執(zhí)筆,再不斷進行討論和修改,完成定稿和表演。學生經(jīng)過反復討論和反復修改,就能實現(xiàn)自我完善和寫作能力的不斷提高了。
教師還可以經(jīng)過實際的教學和生活進行拓展性的學習活動,讓學生完成學習任務。比如說,教師可以讓學生寫學校運動會,可以讓學生組織學校通訊,可以讓學生報到學校運動會的盛況。這一切,靠學生的個人努力是很難完成的,教師可以讓學生小組合作完成,小組成員分別擔任一定的角色,共同盡力來完成學習任務。這樣,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得到提高,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的效率也更高,學生也可以掌握更多的英語學習的語言,讓學生更加體會到英語學習成功的樂趣。
學生合作完成后,學生就能夠更好地發(fā)揮好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和學生之間就能夠?qū)崿F(xiàn)更好地互動,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能力就得到了更好地發(fā)揮。這時候,我們的英語教學就不僅僅停留在教師會寫的層面上,而且上升到學生自己會寫,愛寫的層面上了,學生英語寫作的興趣就更高了。
三、完善學習檔案,學生收獲學習的成就感學生擁有學習檔案,學生的學習成果評價就會更全面而豐富。
學生的形成性評價是教學的主要組成部分,教師要對學生的學習生活進行全面評價,教師要對學生的學習成績有全面的評價,教師要在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策略等方面做出科學合理的評價。教師可以激勵學生學習,幫助學生更科學有效地把握好學習過程,讓學生收獲學習的喜悅與成就,增強學習的自信心,收獲合作的精神。學生寫作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自我評價、學生小組評價、教師給予評價相結合。
通過這樣豐富而全面的評價,學生能夠反思自己的學習過程,學生能夠科學全面地評價自己的學習能力,使用自己的學習策略,通過科學而全面合理的評價,學生能夠更加多地了解優(yōu)點和缺點,能夠全面地審視自己,能夠?qū)崿F(xiàn)自己的預想。
學生在作文中有的只寫了一半,有的寫了很多,雖然有各種各樣的錯誤,但是我們非常高興,學生經(jīng)過不斷地修改,整體文章的面貌有了全面地提升。經(jīng)過學生積極參與作品的修改和表演,學生的學習成績不斷得到提高,學生還學會了寫很多東西,將來學生的寫作水平和寫作積極性也會不斷得到提高。
高中英語教學論文14
摘要:當今社會青少年暴力事件和不求上進現(xiàn)象越來越多,學校作為學生成長的搖籃,教師作為學生人生觀的啟迪者,都應該負起自己的責任。作為一線英語教師,我們不僅要教給學生知識,還應該在課堂教學中積極地滲透德育因素,既教書又育人。
關鍵詞:素質(zhì)教育英語教學德育滲透
傳道、授業(yè)、解惑是每一位教師的本分,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許多教師過多地關注了學生的學習成績,卻忽略了對學生的道德教育。現(xiàn)在青少年暴力事件和不求上進現(xiàn)象越來越多,原因之一就是長期以來學校和教師對學生思想教育的忽略,這不能不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關注和思考。山東省自20xx年起大力推行素質(zhì)教育,目的之一就是要改變這種狀況。作為一線教師,我們應積極響應,并切實行動起來,以真正實現(xiàn)教書育人的教育目標。
學校德育工作不僅僅是學校思想政治工作人員的任務,把它寓于日常教學過程中,也是每位教師的責任。筆者認為教師只有將對學生的德育教育視為己任,才能使教書與育人相得益彰。因此,在日常英語教學過程中,我特別關注對學生思想品德的培養(yǎng),力求將兩者結合起來。從教十幾年來,筆者對教材中的語言材料精心挑選,做簡單化和條理化的講解,拿出更多的時間用于學生的活動。如討論課文內(nèi)容,分析人物性格和思想,升華文章主題等。同時抓住時機,有意識地讓學生聯(lián)系自己和現(xiàn)實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努力糾正課堂上只重學習,不重德育的現(xiàn)象。
我們所教育的對象都是十幾歲的青少年,他們對社會問題還不是很關注,還不能自覺地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認識到這一點,我們就不難在一些學生身上發(fā)現(xiàn)其陋習,并有的放矢地在課堂上對其進行思想品德教育。下面以高中英語教材必修一第五單元NelsonMandela——amodernhero為例,就如何將德育滲透在日常教學中談談自己的一點粗淺的體會。
在本單元的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warming~up),我提出了以下幾個問題:
、貲oyougetonwellwithyourhomework?
、贒oyouoftenhelpoldpeopleorlittlechildrenwhentheyneedhelp?
、跘reyouwillingtodopublicserviceworkwithoutanypay?
要求學生在思考之后給出答案。學生有的回答yes,有的回答no,其中前兩個問題的答案以肯定為主。但當我問及第三個問題時,不少學生回答no。由此可見,不少中學生已經(jīng)染上了當今社會的流行“病毒”——一切向錢看。對于學生的回答,我當時并未置可否,只是鼓勵他們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和觀點,目的是讓學生先發(fā)現(xiàn)自己。緊接著在pre~reading環(huán)節(jié)中,我選擇了教材給出的六位偉人或名人中學生較為熟悉的兩位:NormanBethune和SunYansen,讓學生分組討論他們的生平事跡,并讓學生同時思考以下問題:
Whydoyouthinktheydidso?Whatqualitiescanyoufindinthem?之后,我再次讓學生各抒己見。這時,學生回顧剛才warming~up中的第三個問題,就認識到了與偉人相比,自己的狹隘和不足。試想一下,現(xiàn)在的很多青少年對老師和家長的思想品德說教有一種逆反心理,如果我們直接指出他們的缺點和不足,他們未必接受;而通過這種自我發(fā)現(xiàn)的方式,可以給學生更多的思考和判斷的空間,讓他們沒有被迫的感覺,卻同樣達到了幫助他們提高個人的社會責任感的效果。
第三個環(huán)節(jié)reading,文章通過一個窮苦黑人工人伊萊亞斯之口,講述了曼德拉的生平事跡。文章又分成了兩部分,第一部分伊萊亞斯向我們介紹1952~1963年間的'遭遇;第二部分伊萊亞斯講述了他本人在羅本島監(jiān)獄得到了曼德拉的幫助,非國大(NC)掌權后,他又回到羅本島監(jiān)獄擔任導游。這種寫作方法有別于慣用的直敘手法,盡可能剔除了作者的主觀看法,留給學生更多的思考空間。因為兩篇課文緊密相連,所以我將兩篇課文合為一節(jié)課,利用完整的故事,啟發(fā)學生自己去思考,去發(fā)現(xiàn)曼德拉的偉大之處。
我的具體做法如下:要求學生在進行firstreading(粗讀)之前,先展示給他們這個問題:WhatdidMandeladofortheblackpeople?目的是讓學生通過第一遍閱讀掌握故事梗概,并分析總結出這位偉人的優(yōu)秀品格,如active(積極的),helpful(助人),unselfish(無私的),determined(堅定的),dedicated(奉獻的、獻身的),等等。學生的閱讀任務明確,很快就完成了對這位偉人的初步認識。在進行secondreading(精讀)時,我利用comprehending中的TrueorFalsesentences的練習方式,拿剛才在firstreading中總結出的曼德拉的優(yōu)秀品質(zhì)去一一對應。如其中有三個句子是這樣的:
①Eliaswashappytoblowupgovernmentbuildings。
②Mandelathoughtviolencewasagoodwaytohelptheblackpeople。
③Mandelalettheguardsintheprisonstudyinhisschool。前兩句依照文章內(nèi)容去判斷都是錯誤的,但我并沒有僅僅停留在讓學生判斷正誤的層面上,而是讓學生進一步說明其錯誤的原因。比如第一句,因為由文章可知伊萊亞斯并不喜歡暴力,(Asamatteroffact,Idon''tlikeviolence),但他卻說“butIwashappytohelpbecauseIknewitwastorealizeourdreamofmakingblackandwhitepeopleequal”,可見曼德拉所從事的正義事業(yè)及個人品德魅力對伊萊亞斯所產(chǎn)生的巨大影響。同樣,在尋找出第二個句子的錯因后,學生可領悟到曼德拉的優(yōu)秀品質(zhì);第三個句子是正確的,我讓學生想一想表現(xiàn)了曼德拉的什么品質(zhì),學生很快領悟到了,即unselfish。在對文章進行深入閱讀和對人物性格分析之后,我在最后環(huán)節(jié)post~reading,即主題升華階段,先讓學生主動表達對這位英雄的看法,然后問他們Whatcanwelearnfromthegreatmantoimproveourselves?學生都踴躍發(fā)言,各抒己見。這樣一節(jié)課下來,既提高了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又使他們得到了教育。最后我給學生留的homework是假設曼德拉先生仍在獄中,請向南非政府寫一封信,要求釋放曼德拉先生,這樣可以讓學生在課余進一步查閱關于曼德拉的相關資料,豐富自己的學識。
本節(jié)閱讀課我采用了讓學生閱讀偉人——了解偉人——評價偉人——學習偉人——提高自己的教學流程,既完成了大綱要求的教學任務,又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時地有所感有所悟,將學生普遍反感的所謂“大道理”自然融入到英語學習中去,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受到了教育。
此外,在日常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我們會讀到大量的關于世界名人逸事、文化風俗及各國禮貌禮儀的英語文章。作為英語教師,我們都可以利用課堂上講解文章或習題的機會,適時與學生進行討論分析,汲取精華,以提高學生的自身修養(yǎng)。我相信,長此以往,學生的學識和品德都會日趨完善,我們的教育目標——教書育人,也終將會實現(xiàn)。
高中英語教學論文15
[摘要]: 新課程對學生提出了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級別目標,對于教師來說,具有很大的挑戰(zhàn)性。教學目標的綜合性,要求教師要有綜合性的素質(zhì)和能力。因此,每一位教師都需要不斷地提高自己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同時,教師還必須學習新的知識,發(fā)展新的教學策略。下面筆者就新教學中碰到的問題及對策進行探究。
[關鍵詞]: 新課標、教學觀念、課堂教學
正當義務教學階段的課改實驗如火如荼地進行之際,教育部決定從 20xx年秋季起,在山東、廣東、寧夏、海南四省區(qū)開始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本次英語課程改革重新界定了基礎英語課程的性質(zhì),提出了新的課程設計理念、課程目標,建立了新的課程改革框架,在課程理念和課程目標指導下,形成一套新的課程方案,內(nèi)容體系與實施建議,是建國以來涉及范圍最廣,參與人數(shù)最多、影響最為深刻的一次課程改革。
新的英語課程注重課程內(nèi)容的基礎性、發(fā)展性和綜合性,強調(diào)在教學過程中確立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倡導體驗參與的教學模式,提出要使英語課程的學習過程變?yōu)椤皩W生形成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主動思維和大膽實踐,提高跨文化意識和形成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這必將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和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新一輪課改對教師指導和治理學生的要求更高,因此,在適應新課標下的教學中,我們會有這樣或那樣的困惑。下面我就在新教材教學中碰到的問題及其對策與大家進行交流和探討。
(一)、教學內(nèi)容豐富,完不成怎么辦?
我們使用的'外研版教材內(nèi)容豐富,每個模塊包括詞匯、閱讀、聽力、語法、語音、功能項目、日常用語、文化視角等項目,能讓學生聽、說、讀、寫能力都得到練習;但是相對來說,我們的課時有限,教學任務難以完成。
對策:更新教學觀念
新教材提供了較多數(shù)量的語言材料,著重培養(yǎng)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應結合教材實際需要靈活地、有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針對詞匯多的問題,老師就應放棄逢生詞就講練,要把詞匯分類,重點講解日常生活中運用頻率高的單詞,并讓學生熟練運用。而對一些使用頻率低的單詞,只讓學生知道其意思就可以了。對于新教材的各個項目,教師應結合自己學生的實際水平進行適當?shù)刂v練。例如,上聽力課時,對于水平較高的學生可讓他們達到會復述文章。而對于一般學生,可讓他們達到聽懂材料、跟讀材料、熟悉材料即可。英語課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這一特點決定了英語課要改知識傳授型為能力練習型。教師要減少講解的內(nèi)容,要給予學生更多的時間,引導學生在語言實踐活動中猜測生詞,領略作者的意圖,理順對話或短文的內(nèi)在邏輯關系,體會英語的語言美,達到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目的。成功的英語課堂教學應在課堂上創(chuàng)造更多的和接近真實的情景,讓學生有機會運用所學的語言進行交際。在語言點教學上,要做到先意義、后結構、創(chuàng)情景、用中學。
。ǘ、語法編排不系統(tǒng),如何應對?
在教授新教材的過程中,許多教師普遍感到語法部分不夠系統(tǒng),學生把握的情況也不樂觀,講解的知識與實際練習有距離。講解語法過于簡單,而練習題大部分還是綜合性練習,有一定難度,我們經(jīng)常把握不準講解語法的難易度。
對策:重新定位、階段歸納
新教材降低了對語法知識的要求,但卻提高了對語言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要求。假如說語法把握不好會影響學生正確理解和表達;但是,假如學生沒有一定的語言運用能力,就根本無法理解和表達。語言運用能力是第一位的,語法知識是為提高英語運用能力服務的。我建議教師應按每冊出現(xiàn)的語法類型進行階段歸納,在學生大量語言實踐的基礎上,對教材中出現(xiàn)的同類內(nèi)容適時地進行歸納與小結,按照實踐→熟悉→再實踐→再熟悉的思路,不斷拓寬和加深學生對同一語法項目的熟悉,以提高其運用能力。
。ㄈ、寫作練習多,如何縮短信息反饋周期?
新教材每模塊均安排了寫作練習,每篇寫作的體裁和題材與本模塊的話題密切相關。假如每篇都要求學生寫,就會增加教師批改作業(yè)的負擔,同時也會影響信息反饋的速度,于是,有的教師兩三個星期才改完甚至不批不改,這樣做不符合語言教學中及時反饋的原則。
對策:用多種方式批改。
教師可交叉使用不同的批改方式。例如,教師可在課堂上將要寫的內(nèi)容通過口筆頭相結合的方式化難為易;可先口頭問答操練,然后動筆快速成文,最后宣讀較好的作文并評析,這樣做有利于學生之間的思想交流和相互啟發(fā),既可降低學生的錯誤率,又可提高批改作文的速度,還能鍛煉學生口語表達能力。教師還可以先將學生常犯的錯誤分成若干類,用一些簡略的固定符號來標明錯誤,并寫上簡短又切合實際的評價或鼓勵的話語,由學生自己或?qū)W生之間互相批改;或者教師將學生的作文全部收齊,但每次只對部分學生的作文進行細致的批改,這樣做既節(jié)省時間,又可使教師清楚的了解學生的寫作狀況。
。ㄋ模、講與練不協(xié)調(diào),新知識得不到鞏固。
由于新教材版本很多,新教材的內(nèi)容豐富多樣,使學生聽、說、讀、寫能力都能得到練習。但是與之配套的練習題很少,所以學生總是感覺對新知識把握的不夠牢固;而且為了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提高閱讀能力,就應該給學生選擇合適的課外資料。由于信息閉塞,我們找不到適合學生程度的閱讀文章。一些輔導書上的練習題過于陳舊、偏難、題材單一,很難找到即讓學生感愛好,又符合學生水平的材料。
對策:學校要積極為教師創(chuàng)造條件,開發(fā)多媒體教學。適當為教師訂閱英語報刊、購置教學軟件,創(chuàng)造條件讓英語教師上網(wǎng),增加信息來源。教師還可以根據(jù)所學內(nèi)容自編一些練習題,使學生鞏固新學內(nèi)容。
。ㄎ澹、教學與考試不協(xié)調(diào),嚴重干擾英語教學。
按新教材的教學要求,評價是英語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英語課程的評價應根據(jù)課程標準的目標和要求,實施對教學全過程和結果的有效監(jiān)控,考試應包括口試、聽力和筆試等形式,全面考查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但很多學校仍按傳統(tǒng)的方式進行考試;還有很多地方的考試沒有聽力,口語更未引起重視。這與新教材的要求背道而馳,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要求難以落實。
對策:應適當強調(diào)考察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知識的能力,應當普及聽力測試。有條件的學校每學年至少應有一次口語考試,從而改變目前“高考考什么、中學學什么、高考怎樣考,中學就怎樣學”的狹隘的教學觀念和教學路子,真正達到“學什么,考什么”的教學路子。
總之,在教學第一線的廣大英語教師必須提高業(yè)務能力以達到職業(yè)水平,必須發(fā)揮個人的創(chuàng)造性,盡可能的更新教學理念,了解和熟悉考試,改進課堂教學,并為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素質(zhì)教育而努力奮斗!
[參考書目]:
1、《新課程標準》
2、《積極引導英語課改的新思路》
3、《學生雙語報》
4、《聚焦高中課程改革》
【高中英語教學論文】相關文章:
高中英語教學論文05-27
新課改高中英語教學論文08-24
(精華)高中英語教學論文05-27
高中英語教學論文[薦]05-28
高中英語教學論文:高中英語教學的趣味性02-26
高中英語教學策略論文08-23
英語教學論文01-07
英語教學論文02-24
高中英語教學小論文:情感教學之我見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