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讀的心得體會
當我們經過反思,對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好好地寫一份心得體會,這樣我們可以養(yǎng)成良好的總結方法。那么心得體會到底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朗讀的心得體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朗讀的心得體會1
中華經典詩文是我國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中華文化藝術寶庫中的一顆燦爛的明珠。經典古詩文作為民族智慧與民族精神的載體,是人類文明最寶貴的精神財富,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魂與根。本學期以來,我校在教師中開展了經典朗讀活動,現(xiàn)將本學期工作總結如下:
一、明確活動目標
通過開展經典朗讀活動,積極拓展教師的經典朗讀范圍,不斷提高教師的人文素養(yǎng),陶冶高雅的情操,培養(yǎng)審美情趣,全面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
二、落實活動方案
將全體教師按照學段分成三個組,由負責人每月一次帶領教師集中學習,在集中學習時以集體朗讀為主要學習方式,為老師重溫經典創(chuàng)設濃厚的氛圍,加深了教師的學習體驗。根據《中華經典詩文朗讀讀本》(小學篇)的內容,教師在課下自主開展形式多樣的經典朗讀活動,并對朗讀的內容及感受進行梳理總結。
三、收獲和體會
1、通過實踐,初步探索出一條符合本校實際的'中華傳統(tǒng)經典朗讀的路子,營造學校文化氛圍。
2、在朗讀實踐中,教師們感受中華經典的魅力,提高了記憶力,積累了語言,同時也豐富了教師的人文內涵。
3、把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經典優(yōu)秀思想與學校教育、管理的實際情況相結合,老師們樹立了更好的學習、生活的態(tài)度,積極投身于教育、教學之中去。
經典浸潤人生,經典朗讀猶如一道亮麗的風景,為我校師生帶來了一片生機,我們堅信,只要全體師生共同努力,勤奮工作,我校一定會在經典朗讀的道路上走得更堅定,更扎實。
朗讀的心得體會2
通過朗讀經典詩文教學,我走進了一個妙不可言的世界。我知道了什么是儒家風范,什么是道家精髓,什么是千古美文……“經典”雖然看上去年紀一大吧,其實火力旺盛的很。他流傳了千百年,從“人之初,性本善”到“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由“道,可道,非常道”至“天將降大任與斯也”,從《歸去來兮辭》到《蘭亭集序》都熠熠地展示著它博大精深的魅力。
其中“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边@句話天天掛在我口中。那就是許多人行走,他們之中必然有我的老師。這句讓我受益匪淺的詩句,就是出自于儒家的圣賢孔子之口。這句之所以能讓我受益匪淺,是因為它包含著一個哲理:“能者為師,虛心請教!蹦阋娺^高山吧?它是那樣雄偉綿延!你見過大海吧?它是那樣壯麗無邊!山之高,是因為它不排斥每一塊小石頭;海之闊,是因為它聚集了千萬條小溪流。如果你想具有高山的情懷和大海般淵博的知識,是否就應該善于從生活中尋找良師益友,吸收他人的點滴長處呢?這也是曹操的.短歌行中的“山不厭高,水不厭深的哲理”啊!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每個人都有值得我學習的地方,就拿我們學校來說吧!在這個140多人的集體里,就有我許多的良師益友:他們的才華和智慧都值得我好好學習。這樣我不就可以在這萬頃綠田中增添自己更多知識的養(yǎng)分嗎?這正是《論語》孔子傳與我的做人學問的道理呀!
真的,人的一生猶如一條長路,有許多的岔道,我們有時會走錯路,但有人會來提醒你,它就是國學就是經典詩文,因為它聚集了所有成功人的經驗,是民族智慧的結晶,其價值歷久彌新,我們沒有理由不繼承和發(fā)揚這一民族的瑰寶。而且對于少年兒童來說讀誦經典,自幼就開始接受五千年文化的熏陶,就定能奠定一生優(yōu)雅的人格。讀誦經典的同時也可以提高我們的古文和白話文水平,有助于我們對其它知識領域的領悟和旁通,更能促進各科學業(yè)的進步。
假如說我們的心田是一塊最普通的土地需要陽光、雨露、肥料和辛勤的耕耘,那經典詩文就是那陽光、惠風和細雨。只要你愿意時時刻刻去吮吸去領悟去誦詠,那我們的理想之花一定會開得更艷持得更久。
那我們就繼續(xù)朗讀吧!好好地擁有它,記住它。讓它來凈化我們的心靈,讓它來耕耘我們心中的土地,提升我們的品位,弘揚中華民族之精髓,更讓它引領我們克服重重困難,向成功邁進吧!
【朗讀的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學生朗讀的心得體會01-09
教學朗讀心得體會11-10
朗讀培訓心得體會09-18
【精品】朗讀培訓心得體會10-06
朗讀的心得04-17
朗讀培訓心得體會15篇(優(yōu)秀)10-06
淺談朗讀的功能02-21
適合朗讀的經典詩歌02-18
心跳朗讀會02-28
朗讀好處作文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