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在新課標下對英語活動教學法的實踐與思考
摘要:二十一世紀的創(chuàng)造性人才必須具備創(chuàng)新思維品質(zhì),特別是我國加入WTO后,對國民素質(zh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才的國際化。同時,素質(zhì)教育的挑戰(zhàn),向英語這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提出了更高的教學要求,其教材和教學方法也正在進行不斷地嘗試和改革,以便更好地為全面提高學生素質(zhì)這個總目標服務
關鍵詞:活動教學 呈現(xiàn)活動 練習活動
當前,英語教學面臨的問題是教學的兩極分化:一部分教師思想開放,勇于創(chuàng)新,使用新教材得心應手,教學質(zhì)量穩(wěn)步上升;也有一部分教師不是改革教學方法,而是信奉拼時間、抓測試,練習多為機械背誦,教得單調(diào),學得被動,課堂缺乏情趣和凝聚力,這就造成"費時多、收效較差"的局面。所以,盡快擺脫傳統(tǒng)外語教學單向、平面化的教學模式,是我們英語教師責無旁貸的責任。 為此,本文試圖通過探討交際活動教學法,實施英語課堂活動教學,轉(zhuǎn)變教學觀念,創(chuàng)造交際活動情景,加強語言交際運用的過程,充分體現(xiàn)語言的交際本質(zhì),培養(yǎng)以學生為主體及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教學方式,使每個學生都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發(fā)展,探索英語教學的科學規(guī)律,摒棄單一的、陳舊的教學組織形式,高效高質(zhì)地完成英語教學任務,切實落實素質(zhì)教育。
一、什么是交際活動教學?
傳統(tǒng)教學的最大弊病在于忽視了教學中的實踐活動在學生認識發(fā)展中的作用,而交際活動教學正是注重研究活動在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作用。所以交際活動教學就是全面提高學生素質(zhì)的一種教學形式,它主張通過教師積極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各種活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能動性、創(chuàng)造性,以活動促使學生語言交際能力的和諧發(fā)展。
二、如何理解交際活動教學的內(nèi)涵?
英語教學是語言教學,不僅有智力活動,而且要有體力活動。因此,我們可以把"交際活動"理解為"活"加"動"。"活"就是活化文字、活化教材內(nèi)容、活化教學。師生雙方都要活動,以學生為中心,教學過程交際化。"動"就是身體各部位、認知結(jié)構(gòu)及人的主體意識都動起來;顒邮菫榱苏莆蘸瓦\用語言。交際活動教學有其豐富的內(nèi)涵,概括起來有以下幾條:
1、觀念上,交際活動教學首先是一種教育教學思想,是一種以活動促發(fā)展的新型教學觀。它要求教師必須轉(zhuǎn)變觀念,充分認識活動在學生發(fā)展中的作用。
2、方法論上,交際活動教學是一種在活動教學思想指導下的教學形式,但它必須和其他教學方法結(jié)合使用。
3、活動形式上,不能單純的追求外顯的操作性活動,忽視內(nèi)隱的觀念性活動。外顯活動和內(nèi)隱活動讀必須有學生的積極思維參與。
4、理論上,交際活動教學以多元理論的綜合為其主旨,綜合各派的優(yōu)點:學習與習得的綜合,聽說讀寫的綜合,語言活動和交際活動的綜合。
交際活動教學的要點在于:把教材內(nèi)容按其交際原貌活化于課堂,形成不同層次、不同性質(zhì)、不同形式的活動,讓師生共同投入、相互交流,幫助學生逐步掌握英語這個交際工具。
三、實施過程中應遵循哪些原則?
交際活動教學的目的是教給學生能力,使他們在使用語言時不僅句法正確,而且要懂得在什么時間、什么地方、對誰才使用這樣的語言。(語言學家Ronald Carter)所以該教學法應遵循以下原則:
1、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教授語言的對象是學生,所以語言教學必須以學生為主體,給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的運用語言的機會,讓學生在語言實踐中主動地掌握語言。教師要根據(jù)學生認知理論的學習機制,從直觀教學入手,采用靈活組合、循環(huán)操作、螺旋推進的方法。通過高密度、快節(jié)奏、廣包含的訓練使同層次的知識點更快地為學生所掌握和鞏固,從而使外語學習更具吸引性和有效性。
2、層次性原則。交際活動教學按照認知規(guī)律需要逐步開展,具有一定的層次性,按其 規(guī)律可分為三個層次:純語言活動、準交際活動和交際活動。三個層次依次遞進,認知水平由低到高,學生的創(chuàng)造由小到大,教師的控制由大到小,語言的輸入和輸出逐漸平衡。因此,這三個層次的活動不可偏廢,不能只停留在語言形式的操練上,忽視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也不能忽視語言能力的基礎訓練而空談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
3、環(huán)境性原則。環(huán)境一般指語言輸入和輸出的外部條件。它有兩層含義:一是指充分利用多種直觀手段活化教材和創(chuàng)造生動形象的語言活動情景;二是指要把學生放在特定的教學環(huán)境中去考慮。英語教學是一個復雜的社會文化活動,教師必須在社會環(huán)境中考慮和了解學生,所制定的活動目標、內(nèi)容、方式等都要適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和智力水平;還要承認個體差異,區(qū)別對待,因材施教。
4、創(chuàng)造性原則。活動的成功度對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內(nèi)在動機非常重要。好的活動設計,既非輕而易舉又非高攀不可。要使學生具有一定的創(chuàng)造性,應激勵學生在對原有知識消化和理解的基礎上,充分發(fā)揮創(chuàng)造性思維去完成難度適中或具有一定挑戰(zhàn)性的任務。這種任務的完成會使他們產(chǎn)生成就感和自豪感,增強信心并提高自控力。
四、如何實施英語課堂交際活動教學?
根據(jù)交際活動教學的理論原則及課堂教學的一般程序,活動可分為呈現(xiàn)活動、練習活動、實踐活動。不少活動可以交叉進行,每類活動的方式又是多種多樣的。
1、呈現(xiàn)活動
呈現(xiàn)活動對一節(jié)課的成功起著重要的作用。它要求教師在一種能使意思明了的情景中清楚而自然地說出新的語言,同一語言項目的呈現(xiàn)方式也要隨時間、場合、情景及授課對象的不同而變化。另外,語言的交際性也決定新的語言項目的呈現(xiàn)要科學合理,靈活多樣,這樣才能使學生身臨其境,悟出新語言材料的意義下面幾種呈現(xiàn)方式,可以收到較好的效果。
⑴直觀呈現(xiàn)。直觀教學不僅有助于學生直接理解所學英語,而且視聽結(jié)合,易于加深印象,強化記憶,同時還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在教學實踐中,我們堅持利用實物、卡片等呈現(xiàn)生詞,運用圖畫、幻燈或其他電教設備介紹新的語言項目。如在呈現(xiàn)"half"一詞時,就用小刀把一個蘋果切成兩半或?qū)⒁粡埣埶撼蓛砂雭斫踢@一單詞。這種直觀呈現(xiàn)的方法一方面使學生能在一定的語境中學習新語言,有助于準確的理解和語言的運用;另一方面,教師的講解也能變得生動活潑,給學生以深刻印象。
⑵身勢語呈現(xiàn)。教師如能充分合理地利用身勢語言(body language)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教學語言的效果,并且能使所呈現(xiàn)的內(nèi)容簡潔明快,通俗易懂,收到表情達意、事半功倍之功效。如在呈現(xiàn)"laugh, cry, jump, asleep, happy, angry, put on, take off"等詞與詞組時,教師只需利用眼神、面部表情或動作等就能使學生一看便知,一聽就懂,一練就會,并能激發(fā)學生的模仿、參與意識,同時還能活躍氣氛,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
⑶情景呈現(xiàn)。教師需要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切實可行的、恰如其分的語言環(huán)境,把學生置于交際或半交際的語言情景之中,為學生的語言交際提供場所。如在處理Ann's birthdy的呈現(xiàn)步驟時,教師拿著事先準備好的小禮盒,走到一位學生跟前說,"Today is your birthday. Happy birthday to you! Here's your present."他馬上不假思索地說,"Thank you very much."接著教師指向后面同學,示意往后傳遞,于是這個同學又拿著這份禮物轉(zhuǎn)向下一位說"Here's your present."這樣創(chuàng)設情景再伴以有效的連鎖操練,學生理解所呈現(xiàn)的語言知識就容易多了。
⑷講故事呈現(xiàn)。利用講故事引出新知識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一種好辦法。英語教材里有一些人物、說事情、談經(jīng)歷的對話或短文,如What a Good Kind Girl, Ling Feng's Diary, The Tiger and the Monkey, A Traffic Accident, Thomas Edison等。教師在呈現(xiàn)時就可以緊扣教材內(nèi)容用極簡單的英語編成短小精悍、易懂且生動有趣的故事,再配以簡筆畫邊畫邊講,這樣做不但可以結(jié)合實際,寓思想教育與語言教學之中,還能把訓練學生聽力和培養(yǎng)學生閱讀理解能力有機結(jié)合起來,為后面的打好基礎。
⑸疑懸念呈現(xiàn)。教師在教學中給學生設計疑點,設下懸念,能勾起學生的強烈的破疑愿望,激起他們尋根探源和求知的欲望,從而促使師生向具有"信息溝"的交際過渡。如在處理An American Boy時我們可以這樣設計"Today we're going to learn about an American boy called James. His parents loved him and he was happy. But there was something wrong with the child. His parents were very sad. Do you know what was wrong with him?" 這樣給學生留下懸念,他們就會關注穩(wěn)重的人物命運,當他們讀到"There was a good doctor.、、、"時,同學們的精神為之一振,直至閱讀到最后James could see! How happy everyone was!時,他們也就如同一塊石頭落了地,在情感上產(chǎn)生共鳴。
⑹其他呈現(xiàn)方式還有:對比呈現(xiàn)、以舊引新呈現(xiàn)日常交際式呈現(xiàn)等。
2、練習活動
練習活動是指新語言項目呈現(xiàn)后所進行的旨在訓練聽說讀寫技能的活動。此時的練習與呈現(xiàn)階段的練習區(qū)別在于:練習內(nèi)容不是單項,而是新的語言項目的結(jié)合,融為一體,形成一個語篇層次上的練習。針對不同層次的練習,采用形式各異的活動和循序漸進的練習。
⑴控制性練習
控制性練習是指學生所說出的句子或產(chǎn)生的話語,無論是從語言結(jié)構(gòu),還是從起其所表達的意義,都完全受到教師的控制。這種練習比較機械,學生甚至無須多加理解就可以說出或?qū)懗鲆粋合乎語法的句子。這一層次練習的典型形式有模仿、重復、替換、簡單問答等。凡是向?qū)W生第一次呈現(xiàn)某一語言項目之后,尤其是新的語言結(jié)構(gòu),緊接著就應向?qū)W生提供這一層次的練習。
⑵半控制練習
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在于使學生能夠用所學語言進行自由交流、表達思想。在課堂教學中,由控制性練習進而發(fā)展到交際活動,跨度較大。因此,在這兩者之間應有一種承上啟下、具有過渡性質(zhì)的練習形式--半控制性練習階段,學生所作的反應除在內(nèi)容上受到限制外,在語言結(jié)構(gòu)方面,學生有一定的余地,也就是說,學生所產(chǎn)生的話語,只要表達的內(nèi)容與教師提供的信息保持一致,意義完整,語法結(jié)構(gòu)正確,就可以了。由此可見,完成半控制性練習比完成控制性練習,其難度較大。半控制性練習的典型形式有改變句子的練習(縮短、擴展)、根據(jù)課堂情景或閱讀短文進行問與答、復述課文等。
3、實踐活動
使學生達到運用語言的能力是指學生能夠運用課本上所學的語言結(jié)構(gòu),在一定的語境中較為貼切、妥當?shù)乇磉_某一語言功能的能力。教師只有通過向?qū)W生提供大量的運用語言的實踐機會才能達到。雖然這種機會有限,但教師應盡量設置一些模擬的、相對真實的語言情景,讓學生在這種語言情景中進行實踐活動。義務教育初中英語教材在教材的編寫結(jié)構(gòu)、教學內(nèi)容的選擇和安排上,在所建議的教學方法的使用和教學活動的組織上都明顯地體現(xiàn)了信息差距的一些原理,從而為貫徹交際原則奠定了基礎,也突出了新教材的特點。信息差距活動多種多樣,組織方法可靈活多變,可視學生的語言能力而設計,可以單獨練習某一語言項目,也可以交叉結(jié)合進行。
⑴達成共識的活動。教師為學生提出一個問題、建議或計劃,讓學生分組自由討論,最后各組成員取得一致的意見。這種交流活動能使學生裝自由運用語言`,發(fā)表意見。例如:告訴學生裝要外出郊游。讓他們分組討論,決定帶動10種必需品。各組拿出統(tǒng)一的意見。
第一步:要求每位學生裝寫下自己想帶的10種東西。第二步:把學生配對。讓每對學生討論,列出統(tǒng)一意見后的10種必需品。第三步:當每對列出清單以后,讓兩對學生合并,討論談判,列出4名學生一致同意的新的清單。第四步:兩大組再進心進行合作,重新列出新的清單。然后,進行全班反饋,讓每組通報自己的選擇并解釋理由。這種交際活動不僅能吸引學生,而且可以激勵他們多講
[1] [2] 下一頁
英語。
⑵ 轉(zhuǎn)換信息的活動 這種活動是讓一組學生獲得執(zhí)行某種任務的信息指令,要求他們在不展示指令的情況下,使另一組學生說出完成這個任務的指令。
例如,給一組學生提供英國跳傳統(tǒng)舞的指令,然后,要求這組學生在不展示指令的情況下,通過表演,讓班上其他同學說出跳傳統(tǒng)舞的步驟指令。這樣,其他同學必須通過觀察動作,然后運用自己的語言準確的說出指令。教材中許多材料都可以通過從指令到表演.從表演到指令的信息轉(zhuǎn)換活動進行練習,如植樹.種菜等。
⑶交際游戲的活動 這種活動就是把學生置于一種游戲式的情景中。交際游戲活動多種多樣,可以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學習和掌握語言。例如,老師拿一張圖片,讓學生在不看圖片的情況下通過向老師提問猜測圖片上是什么。這種活動也可以以小組活動的形式進行,小組中一位學生手拿圖片或設想一個情景,讓其他同學猜測。請看下列例子:
提問:猜猜我是怎樣去郵局的。
其他學生:Did you go by car? Did you go by bus? Did you go by foot? 直到猜對為止。
⑷個人信息交流的活動
學生配對分組活動,交流個人有關生活.興趣.經(jīng)歷等信息。以"你最喜愛的事物.歌曲……"為例:第一步:將學生配對或分組。 第二步:老師給每一位學生發(fā)一張下列詞查表,要求沒一位學生通過向組內(nèi)另一學生提問的方式填寫調(diào)查表。
Questionaire
Fill in following questionnaire about your partner.
When he/she was a child,what was his/her favourite food? Why?_______________
When he/she was a child,what was his/her favourite song?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學生完成任務后,老師通過體溫方式進行反饋
⑸完成故事的活動。這種活動是把課文分成兩部分或幾部分,要求每位學生只看其中的一部分,然后要求他們通過向組內(nèi)其他同學體溫的方式完成整個故事。教材中的課文都可用來進行這種形式的口頭交流。
⑹扮演角色的活動。就是讓學生扮演一個角色,如警官、售貨員等,設想一種情景,如購物、安排晚會等,在這樣的情景中進行模擬交際訓練。對課文中的對話可采用控制性扮演角色的活動進行練習。練習完每課對話之后,可請一對學生臨時編排相似的對話或把全班學生配對,讓所有學生同時編排相似的對話進行訓練。課文閱讀也可采用扮演角色的采訪活動,請一位學生扮演課文中的主人公,其他學生向其提問。
練習活動和實踐活動之間呈現(xiàn)由低到高逐漸遞進的層次。它們的目的、著重點以及教師在不同的練習階段充當?shù)慕巧灿胁顒e。第一,練習活動的目的在于幫助學生更好、更快地掌握語言結(jié)構(gòu)和詞匯,著重點在于訓練學生的語言知識和技能;而實踐活動的重點在于訓練學生運用語言結(jié)構(gòu)和所學詞匯,旨在培養(yǎng)學生達到"為交際而初步運用英語的能力"是一種著重表達意義的練習;第二,在練習活動階段教師應注意學生所用語言的準確性;而在實踐活動階段,注意力往往集中于學會表達思想的流暢性和完整性這兩個方面;第三,在不同的練習階段,教師扮演的角色不同。在練習活動中,教師起著一個示范者、組織者、指揮者的作用,而在實踐活動中,教師則扮演學生的幫手、咨詢者、鼓勵者、記錄員的角色;第四,在這兩個過程中,學生參與活動、產(chǎn)生的話語及占用的課堂時間則由少到多。
用交際活動組織教學并非輕而易舉,需要作出努力。"活動"兩字在外語教學中含義很深。外語課堂教學必須緊密結(jié)合交際,利用各種科學手段,自始至終在語言活動的氛圍中培養(yǎng)聽說讀寫的交際能力。在新課標下實行交際活動進行教學,是實施新大綱、使用新教材的一個基本點,是轉(zhuǎn)變教學觀念、培養(yǎng)交際能力、實現(xiàn)"應試教育"向全面素質(zhì)教育轉(zhuǎn)變的關鍵。所以實施英語課堂交際活動教學是值得我們認真討論、深入研究的一個問題。
主要參考書目:
"The Foreword of Teacher's Book" Junior English for China
Littlewood, W. (1988)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 Cmbridge , CUP
Doff , A (1988) Teach English , Cambridge :CUP
舒白梅 《現(xiàn)代英語教學》1996年
應云天 《外語教學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
上一頁 [1] [2]
【在新課標下對英語活動教學法的實踐與思考】相關文章:
新課標下高三英語教與學的幾點思考08-19
新課改背景下語文課的思考與實踐05-31
在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進行高中英語教學的實踐與思考08-07
對新課標下高中英語教學的思考與探索08-18
英語活動教學法中的優(yōu)化控制08-17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踐的哲學思考07-24
關于《直接拼音英語入門》教材的實踐與思考08-08
開展“五廉建”活動的實踐與思考08-12